广西新闻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地方网 > 广西 > 广西新闻 > 正文

老相机讲述老故事 老照片折射新变迁

来源:广西日报 2018-06-28 07:35   https://www.yybnet.net/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张天韵文\图

6月16日,南宁万锦摄影器材城人头攒动,展示老相机和老照片独特历史魅力的摄影文化活动在此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近百台老相机、百幅老照片,静默中向人们昭示着它们曾经记录的激情岁月……

1见证广西改革开放的“活史书”

在一进门的显眼处,摆放着一台阿莱35毫米电影摄影机,褪了漆的机身蘸满着岁月的痕迹,微微泛着慈祥的光泽。一位银发苍苍老者轻轻地摩挲着它,如同爱抚着自己的孩子,记忆也宛若打开了闸门,倾泻而出……

“这是一台产于德国、配有3个镜头的老摄影机,是20世纪40年代初产品。”随着摄影机的收藏者叶宁的介绍,越来越多的人聚拢过来,“这在当时是极为尖端的电影摄影机,世界各国电影摄影师都爱用这个品牌摄影机,它伴随我拍新闻电影足足44年。”

老摄影家叶宁曾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参加过抗美援朝,跟随过中央领导出行采访拍摄。1958年他到广西采访拍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活动,从此与广西结下不解之缘。

“今年距离我从北京来广西,不多不少,正好60年。”60年前,叶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支援边疆,从北京来到广西工作;60年后,他成为见证广西改革开放的“活史书”。

“1958年3月5日,我完成拍摄自治区成立新闻纪录影片后,8月份就举家从北京迁到广西安家落户,负责筹建成立广西电影制片厂。”叶宁说,“我至今还记得,刚到南宁时,过江用的还是浮桥。”

60年来,叶宁跋山涉水,足迹遍布广西的山山水水。“在我印象中,至少拍摄了200多部新闻电影片,从第一座西津水电站建成投产开始报道,陆续拍摄了大化水电站、天生桥水电站、岩滩水电站、龙滩水电站……”已85岁高龄的叶宁依然清晰地记得一路的见证。

在众多纪录片中,“广西的能源发展给我印象太深刻了!”叶宁感慨,“在开发了水电站后,又陆续建设风力发电站,甚至向海洋进军,建设海水发电站。在开采矿产资源方面的成绩也喜人,如平果铝厂、八一锰矿、大新铅锌矿等,还有广西糖业生产成绩也在全国占有极大比例,像贵县糖厂、崇左糖厂、南宁糖厂、广西甘蔗研究所等,它们破土动工建设以及投产,我都有拍摄……”这些记忆都留在了叶宁的镜头里,记录下广西在改革开放40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一台老相机记录的一个时代剧变

在展出现场,一位头戴船形帽,身披斗篷,手持类似冲锋枪一样的泽尼特“狙击手”相机的年轻人备受媒体关注。在他身后,是他收藏的20多台俄罗斯经典相机。

“作为一个80后,虽然没有完整经历改革开放40年的沧海桑田,但也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10年生活的巨大变化,从我收集的相机可窥见一斑。”38岁的周伟林两年前开始迷上收藏俄罗斯相机,短短两年时间收藏了30多台各式各样的俄罗斯老相机。

不擅长拍照的周伟林却对俄罗斯照相机情有独钟,源于两年多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周伟林跟随一个摄影采风团去俄罗斯,同行的大多是广西摄影界的“大咖”和资深影友,携带着“长枪短炮”,让周伟林初次见识品种多样的相机。

“很多收藏家看重的是相机的品牌、性能、新旧、配件等,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隐藏在相机背后的情感和故事。”周伟林认为那次旅行的最大收获是喜欢上收藏俄罗斯相机。

“我不算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爱好历史的老相机收藏爱好者,但受身边影友的影响,我也成为半个‘器材党\’。初见俄罗斯相机,惊讶它的外形与德国相机高度相似,极富审美价值。”

1991年后,大量的俄罗斯老相机通过中俄边境贸易等渠道流入中国。“可惜,由于广西离中俄边境贸易区太远,加上当时信息也比较闭塞,广西无缘于那一波淘机热。”但在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加入这种看起来有点“奢侈”的老相机收藏热中,“要不是改革开放,我也无法接触到这么多款式的俄罗斯相机呀。”周伟林说。

周伟林拿起一部1992年生产的“基辅-19”相机,指着相机背后印着的“USSR”(苏联)几个字母说,“苏联这个名称已成为历史。这是一台由乌克兰生产的基辅相机,也许是剧变来得太突然,以至让很多人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工厂还得继续用剩下的生产材料生产完最后一批基辅相机。从一台相机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剧变哦。”

在周伟林的相机展示柜前,一位年逾八旬的白发老人久久凝望着一台“佐尔基”原型相机,眼里泛着泪光。经过攀谈,才知这老人睹物思人,想起他过世的哥哥。从他讲述的故事里得知,他和他哥哥都毕业于南宁市第二中学,哥哥后来被选派到苏联留学,学成归来时,带回了一台苏联制造的“佐尔基”牌相机。那时,照相机本来就是稀缺物品,苏联相机更是十分珍贵。单位动员他哥哥将相机无偿捐赠单位作为公用。“当时思想觉悟很高的哥哥二话不说,便把相机捐赠给了单位。”如今,老人见到这熟悉的老相机,不禁追忆起那些如烟往事。

3老相片描述邕江故事

在展厅上百张的老照片里,一张发黄、略显岁月沧桑的老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只见照片上,邕江两岸的一片黛瓦砖房几乎浸泡在河水里,远处在当时是南宁城市地标的新华街水塔高高耸立着。

拍摄者是75岁的老新闻工作者吕智锦。他自幼在邕江边上的水街长大,生于斯长于斯,对邕江有着难以忘怀的记忆和情愫,他将镜头无数次投向邕江,将亲身经历邕江日新月异的变化用相机记录下来。

“这张照片背后有故事。”吕智锦回忆起拍摄这张照片的来龙去脉,“那是1994年7月24日,我突然接到母亲电话,说家又被洪水淹了。我听后很吃惊,防洪大堤不是已修好了吗?我习惯性背起相机赶回去,当我走到醒汉街时,洪水已淹没街面,我绕路走上河堤,用相机定格这历史的瞬间。”吕智锦回忆起那一情景,仍心有余悸。“事后才知,由于防洪大堤工作人员的失职,才造成历史悲剧的重演。从此事件中让南宁市民深刻体会到防洪大堤的重要性。”

随着邕江两岸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建设的有序推进,一幅美丽的滨水长廊画卷正徐徐展开。“你看这张照片”,吕智锦指着手机里一张明艳的照片说道,照片上邕江两岸滩涂荒地变成滨水美景,江面水波粼粼,江道明净,沿路鲜花灿烂得让人心醉。来自骨子里的变化,让邕江两岸绽放无与伦比的美丽。“邕江两岸正经历着一次华丽‘蜕变\’。徜徉在邕江两岸,看着它一天天变化,心中真是无限感慨。”

老摄影家甄仲民拍摄的南宁邕江大桥竣工通车的照片,让观众能感受到当时的那份热闹和激情。这张黑白并不很起眼的照片,凝固的重量是超乎很多人想象的。从这张照片里,我们似乎看见了南宁的速度。

“195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南宁市还是以轮渡和舟楫运送过江的车辆行人。”85岁高龄的老摄影家甄仲民介绍着这张照片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国家决定兴建邕江大桥。几经艰苦奋战,邕江大桥于1964年7月15日竣工通车,是南宁市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成就,同时也是南宁发展的见证。”

“那天,邕江大桥彩旗飘飘,桥头桥尾围满了许多热情高涨的群众。当天太阳很大,有戴草帽的,有裹毛巾的……”当时仅30岁出头的甄仲民有幸以记者身份见证并拍摄这一历史时刻。“那天为了更好地拍摄出现场的大场景,我爬上事先侦察好的最佳拍摄机位,从上往下俯拍,才有了这张视觉冲击力强的照片。”

50多年过去,邕江上已经先后建起了多座大桥,南宁市标志性建筑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邕江大桥始终深深扎根在老南宁人心中,默默见证了一座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崛起。

正是这些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记录者、见证者,以他们独特的情怀和坚守,通过影像,通过老相机,铭记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新闻推荐

岭南牙科种植牙大讲堂为缺牙老人献上满意答卷

牙齿和寿命有什么关系?种植牙的“优质工程”和“偷工减料活”有什么区别?如何拥有一口令人满意的好牙齿?参加6月21日岭南牙...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致敬平凡里的伟大2018-06-27 17:35
评论:(老相机讲述老故事 老照片折射新变迁)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