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履清 丁英原
丁守存(1812—1883),字心斋,号竹溪(竹石),一号次海,晚号石涛钓叟,涛雒镇东石梁头村人(后居涛雒)。道光辛卯(1831)科举人,乙未(1835)科进士。历任户部主事、礼部郎中、军机处章京、广西乡试副主考、湖北乡试监试(3次)、湖北督粮道、两署湖北按察使司按察使加布政使衔。
丁守存童年家境贫寒,但非常好学,据说常在私塾窗外偷听先生讲课,放牛时骑在牛背上学习,或把牛拴在草地上自己在一边学习。稍长更加刻苦,“夜雪盈尺,忍寒劬业”“徒步数十里,担簦从师”,因而尽通史百家之言,十九岁中举。
丁守存出仕时,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向东殖民扩张的时代,中国完全处于闭塞状态,对外部的世界毫无了解。道光二十年(1840),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清朝连连败北,消息传到京师,正当满朝文武被英国的坚船利炮吓得惊魂未定、不知所措时,丁守存却对英国“坚船”“利炮”开始了颇具匠心的研究,成为像魏源、林则徐一样的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他首先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进行潜心学习,得出了蒸汽机、火炮、枪械、轮船、地雷等的制造原理。那时中国虽已有了枪,但非常原始落后,靠火绳点燃后发射,不像西方的枪能自动起火射击,当时西方对这种技术采取保密,丁守存经过研究,发现了这种自动起火的白药的制法:先制硝,再制酒精,配合为镪水,将银片投入镪水,溶解为白沫,倒出镪水,阴干白沫,即为自动起火之白药,从而解决了步枪的自动起火。为了研究这种白药,在一次试验中,他被镪水烫伤了手指和眼睛。
通过辛勤钻研,地雷、枪械、火炮,他都能亲自制造。他还发明了一种叫“跳雷”的地雷,踏响后能自动跳起七八尺高,在空中爆炸,杀伤力极大。
为了研制新式火炮,他与福建人丁拱辰携手合作。丁拱辰编著《演炮图说辑要》,丁守存给予校订,于道光二十二年刊订,道光二十九年两人在广西桂林铸造各种类型的火炮106门,重量500~4000公斤,在当时属于较先进的武器。
火箭,当今国防军事之重器,在我国宋代时就已经发明,可是长期以来,直到清代还是以纸筒或竹筒为外衣,非常落后。当时世界先进国家如英国,已开始研制金属火箭,把中国古老的火箭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丁守存根据英国“康格里夫”火箭样式,与丁拱辰在桂林成功研制成金属火箭,射程660米,已接近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这是中国研制现代火箭的开始。
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村起义,清政府急忙派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前往镇压。丁守存奉命参与帷幄帮办,先后又在庆祺,刘长佑等军中帮办军务。1853年咸丰帝命丁守存回乡办沂州府团练,以防止当地农民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丁守存奉命往天津办理海防,还奉命前往直隶、山东多地督办团防修筑圩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协助僧格林沁抗击英国的入侵。
太平天国起义后期,在北方又爆发了捻军起义,很快发展成燎原之势。1860冬,丁守存因公回济,此时捻军将领赖文光,任化邦已攻取江苏青口,并有北上犯鲁之意。丁守存急忙由济返回故里,督劝绅民抢修涛雒圩子,当时人人都有难色,丁守存一力主持,终于在次年三月开始修筑,七月初具规模修成,这是涛雒围墙第一次修筑,东门名“观海”,西门“望岱”,南门“朝阳”,北门“奎光”(还有一个水门)。其中丁守存捐资很多。丁守存还与地方官绅大造石雷,石炮,加强防御。八月二日,捻军李成部即进入日照境内。初三日兵临涛雒,适值海水大涨潮,又有圩墙保护,捻军只好放弃而撤往别处,使涛雒及周围村庄避免了兵火之灾。六天后捻军滕化光部攻入夹仓,士民三百余人、妇女数十人殉难。丁守存在筑了涛雒圩墙后,又领导重修了县城围墙,使以后捻军在日照的几军中没有攻破县城,使县城免于兵燹。
同治三年(1864),丁守存被授湖北督粮道(三品衔),后两署按察使司按察使,加布政使衔。在任期间他纠正了李际晟、杨文正之错案。成大吉军营哗变,他前往冒险抚定。当阳县妄拿“教匪”,他全部给予平反全活。
丁守存从宦四十余年,有二十余年是在烽火中度过。硝烟散尽之后,他忽生莼鲈之思。他辞官回乡,于故乡涛雒辟宅造屋,由王家村名士葛伦轩察看了风水、并规划设计,名曰“山房”,还筑了小楼观海,自题楹联:
蜃气楼台天半出 惊涛风雨夜中来
并赋《归田吟》二首:
(一)
……
所历多危险,幸复保余生。
……
及次飘然去,聊以全身名。
一命亦足贵,何必驾公卿?
一经亦足守,何必恋簪缨?
暇日携童雅,登高见蓬灜。
……
(二)
归家理钓丝,因名石涛叟。
……
春夏海潮生,鱼鲜处处有。
大嚼招亲朋,开怀醉一斗。
园摘故侯瓜,门种先生柳。
兴到便成吟,何须论好丑。
茫茫宦海中,几人能回首?
丁守存是一代能臣,还是一代鸿儒。他重视教育,曾任琅琊书院山长。他喜欢提携后进,“乙亥丙子间(18751876),掌教大梁,肄业生徒,登秋荐捷春宦者七十四人,为汴中二百年所未有。”丁守存三个儿子,次子麒年少亡,长子凤年,三子麟年都是进士。李鸿章曾为之题匾:“一门三进士”。
传说丁守存的三子丁麟年中进士时,全家欢天喜地,燃鞭放炮。丁家的管家为了增加喜庆,特地找人写了一副对联(丁守存此时早卒),悬于大门。
其联曰:
一门三进士 三代九顶官
(古代做官者要向上貤封三代)
横批:泽及乡里
街西头有刘铁匠,观后觉得很刺眼,于是也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于自家门上。
其联是:
一家三铁匠 三人九把锤
横批:打铁捻钉(丁)
管家知道后,自感欠妥,逐命人把自己的对联取掉。这只不过是个传说罢了。
丁守存虽然多半生从事戎务,但他的文学底蕴也非常深厚,他的文字绚丽飞扬。在湖北任职时,黄鹤楼毁于兵火,当时的湖广总督李鸿章于同治八年鸠工重修,次年峻工(1870),武昌是省城,人文荟萃,官绅,文士云集,而李鸿章却让丁守存撰写《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可见他的文笔是名于当时的。他的书法也很优秀,今天,在济南趵突泉和武昌黄鹤楼上仍存有他的墨迹。
丁守存著作很多,大多数是关于自然科学的。主要有《造化究源》《火法本论》《详覆用地雷法》《新火器论》《筹河议》《筑寨图说》等。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名著《旷视山房全集》风行海内外,至今还为诸多名家争相收藏研究。
晚年,鉴于康熙版《日照县志》距当时已一百七十多年未修。他提议县衙,组建编志班子,选拔人员,并亲自搜集资料,拟于重修。旋固老病,未能遂愿,但为撰修光绪版《日照县志》留下了宝贵的参考《稿本》。1883年,丁守存在家故去,终年七十一岁。
(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100位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中,晚清军事科学家丁守存名列七十九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蕾)25日,记者从自治区物价局获悉,根据国家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近一段时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国家发展改革...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