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受吉在工作中。龙门水都美景。莫岚远摄
本报记者 莫岚远
龙门水都以广西桂学文化为依托,以自然、观赏、休闲、康乐、保健、养生为特色,形成可游、可玩、可居、可尝的休闲大型旅游景区。文化为乡村风景灌注灵魂,景区所在村屯受益匪浅。龙门水都的400多名员工中,80%以上是附近心圩街道办的村民,从事职业包括景区的观光车司机、售票员、船工、餐厅服务员等,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这个让村民受益的人,就是广西龙门水都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的董事长苏受吉。
苏受吉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心圩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村前稻浪翻涌,阡陌纵横;村后层峦叠嶂,绿波荡漾,是苏受吉孩童时最美的记忆。他回忆道,村子后面的山都不高,山上有座水库,波光粼粼,天热时呼朋引伴往水中一跳是最开心的时刻。
苏受吉说,小时候老人们常常讲,龙门水库在宋朝时叫龙门岗,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提高水库灌溉能力,重新筑起了大坝。大坝竣工蓄水后,在群山之间形成了这座宏伟的水库。从空中俯瞰,库区犹如一条游龙,龙头微抬,龙尾用力扬起,龙爪张开,神姿犹若翻转腾飞直冲九霄,龙形龙态栩栩如生。于是,人们将水库更名为龙门水库。
后来,由于水库周边大面积种植了速生桉,养猪、养鸭污染了水库水质,还破坏了龙门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看到这种变化,苏受吉心中阵阵刺痛。他不能看着龙门的绿水青山逐渐被破坏,于是,决心竭尽所能保护心中这片美好的圣地,让孩时的美好不只是存在于记忆中,更应存在现实里。
从2009年开始,苏受吉试图营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城——龙门水都。虽然在建设初期遇到各种困难,但历经8年的雕琢,他心中的蓝图正逐渐变成现实。
在建设中,苏受吉注重保护性开发,注重周边水土保持。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更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将这一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是他的平生所愿。所以在景区建设过程中,融入了众多书法绘画的文化元素。通过奇石篆刻展示书画名家的作品,让人身处景区犹如置身中国文化场域,能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文化之美。
龙门水都景区占地20.14平方公里,自开发建设以来,投资约9亿元,逐步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苏受吉说,他将自己的全部资金都投到景区建设中,致力于改善周边居民民生。多年来,他的想法与做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
“龙门水都景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有员工400多人,其中大多数为周边的村民。”苏受吉说,为了回馈社会,每到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他都会对村里的老人进行节日问候,并送去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景区正在积极推进二期工程建设,深化旅游文化产业和康疗养生以及特色美食,减少桉树种植面积,全面提升景区品牌价值,打造更美好的龙门水都。
新闻推荐
本报右江区讯近日,右江区“广西劳动第一中学旧址”成功入选《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广西劳动第一中学旧址”位于现百色市中山一路百色中学内,属百色市级重点文物...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