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
在第十一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上,重量级“国字号”博物馆成为亮点中的亮点。除了安徽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重庆市文博创意产业联盟等众多“国字号”也组团前来。在文博会现场,观众们可以欣赏到具有历史感、民族风的展品,体验从历史走进现代的时空之旅,还可将颇具文化创意的产品买回家。
古代“旋风装手卷”亮相
吉林博物院展馆外墙除了张贴传统画作,还打通了四面外墙,设置了窗户和大门,让观众从每个方位都能看到展区。其中,龙鳞卷吸引了不少目光。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龙鳞装手卷,是中国传统装帧方式的书籍之一,亦称旋风装手卷。这种装帧形式,卷起时,外观与卷轴手卷无异,然因其内部书页鳞次相积状似龙鳞,故称龙鳞装。又因展开时其内部书页都朝一个方向旋转,类似自然界的旋风,所以亦称为旋风装。
除了龙鳞卷,还有根据东北抗联时期马灯制作的文创产品。马灯比手掌大一些,用纸盒包装,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在密营生活和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将士们曾使用过这种马灯。
俗话说“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吉林省磐石市博物馆带来了各式各样的乌拉草编制品,有鞋子、手工笤帚、篮子等。
广西刺绣有浓浓民族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展馆则抛弃了传统的方形设置,直接以两个半圆环相互交错勾勒出展区。在馆内,由该博物馆创立的“广西桂绣”,将张大千仕女图、刘三姐画像等绘画作品,与民间手工艺完美结合。“广西桂秀”传承广西千年古老刺绣工艺,综合壮族、瑶族、侗族等广西世居民族的传统刺绣技艺和文化符号,经创意设计后转化为极具广西地方民族特色的品牌工艺品。 2012年起,广西推出“桂绣”技法,在贫困乡村试点,培训当地农村妇女学习“桂绣”,使得民族村落的妇女们搭上脱贫致富的快车。
场馆内,还有根据其馆藏文物“翔鹭纹铜鼓”和“羽纹铜凤灯”研发的周边产品。其中,前者以鼓面和鼓身的主要纹饰翔鹭纹为设计元素,研发出了购物包、双肩包、竹纤维毛巾、项链等,兼具艺术与实用价值。后者以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为设计元素,研发出了凤灯钥匙牌、购物包、手提包、桌旗、丝巾、领带等,均以提取凤灯的优美造型和栩栩如生的图案制作而成,文化符号鲜明、民族气息浓厚。
水下博物馆让人向往
重庆此次是组团参展,其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带来“韩熙载夜宴图”系列文创产品,唐寅临摹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此次我们带来了夜宴图的周边商品,包括抱枕、钱包、钥匙扣等等。”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荷花系列文创产品;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带来的是木雕文房系列文创产品;重庆市开州博物馆为大家呈现皮影系列文创产品;巫山博物馆带来百寿碑系列文创产品。
尽管没有原景呈现,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介绍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据介绍,该博物馆是由水下题刻保护体、交通及参观廊道、地面陈列馆三部分组成。观众需从地面陈列馆乘坐91米长的亚洲最长隧道式自动扶梯渐入水下,横穿146米的水平长廊,到达位于长江水下近40米深处的参观廊道,透过圆形玻璃观测窗近距离观赏古人留下的千年文字题刻及石鱼。有参观者表示,一定要找机会看看水下博物馆。
新闻推荐
打好服务“组合拳”精准招商显成效 ——来宾高新区多措并举护航企业发展综述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黄世硬(中)到广西福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韦丽君摄)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覃家波(前右四)到市职业教育中心欧佩克项目调研,协调帮助企业...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