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热辣
本报记者 李湘萍
这是一群用歌声表达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歌者,这是一群透过器乐奏响生活赞歌的演奏者,这是一群舞动身姿演绎壮乡风韵的舞者。他们满怀对演艺职业的热爱与敬意,于10月11日至15日,汇聚南宁参加每两年一届的全区性艺术赛事——广西音乐舞蹈比赛,在这个已经举办到第九届的艺术盛会上,在4天12场激烈的角逐中,尽情地展示自我,讴歌时代,赞美人民。
“本次比赛重原创、推新作,重团队、推新人,是广西年轻的艺术精英们一次精彩的集体亮相。”活动主办方、自治区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比赛的参赛作品为近两年我区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创作的歌曲、器乐曲和舞蹈,原创类作品占参赛作品总数的70%以上,呈现出桂风壮韵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的特点。比赛中,组委会还邀请区内外专家组成评委会,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指导,以达到通过比赛提升创作表演水平的目的,推动广西音乐舞蹈创作不断繁荣发展。
壮乡被称为“歌海”,这里的人们能歌善唱,所见所闻所感都能变成动人的吟唱。广西歌舞剧院歌手赵嘉懿声情并茂演绎的歌曲《起航》,采撷海上丝绸之路的元素,用音乐的语言描绘“歌声传四海,友谊结八方,碧海丝路情,百世仍流芳,梦想新起航,前路更辉煌”的美好往昔与灿烂未来。取材于经典彩调剧《刘三姐》的小组唱《三姐的歌万人和》,生动再现了壮乡热闹非凡的、这边唱来那边和的对歌景象。
参赛作品的用心创作、参赛选用的精心备赛,给声乐组评委、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陈燕留下深刻印象:“广西是歌海之乡,有好听的山歌,有出色的嗓子。作为美声老师,我一直琢磨着怎么把中国特有的山歌挖掘出来。这次比赛中有不少作品,不管是流行的还是美声的都蕴含着民族特色,让我很心动,想把它们改编,会非常好听。”
声乐组评委、国家一级作曲罗怡林向广西歌手建议,在演唱新作品时,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思考,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对美的追求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努力把作品的美感发掘出来。在舞台上除了要有好的技术,还要有好的表现力,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才能较好地展现一首歌曲。
此次比赛共有40个器乐类作品进入决赛,涵盖了独奏、重奏、合奏等形式,催生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广西特色的优秀作品,如融入本土音乐语言的大提琴与低音提琴五重奏《走山》,在舞台上很有魅力。比赛中,无论是管弦还是民乐,在创作上都有结构完整、构思新颖的作品呈现。一些独奏作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将全新技法和全新的音乐语言合理地运用到乐曲中,展现出作者独特的想法,产生很好的效果。
比赛之后,如何将新创作的作品在学术化与市场化之间做更好的平衡,避免束之高阁的命运,是赛事直面的问题。器乐组评委、中国歌剧舞剧院常任指挥洪侠给出好意见:将历年来的优秀作品录入比赛的固定曲目库,今后一些没有约到新作品的选手可以从该曲库中选择作品进行演奏参加评比,这既能让更多优秀的选手涌现出来,又能更广泛地传播和弘扬优秀作品,特别是具有广西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
“动作好看、配乐好听、服装好靓、灯光好炫,4场舞蹈决赛我都追着看!”观众张岩兴奋地说。舞蹈比赛以赏心悦目的视听感受吸引了众多“舞迷”,4场决赛场场爆满,摄影发烧友更是早早候场,抢占前排“最佳拍位”,定格精彩瞬间。
群舞《蛙鼓声声》呈现的是山清水秀的生态家园中,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美景;《风起苗舞》拂动的是春风吹过苗寨时的美丽情愫;《海的女儿》从辽阔自由的大海边走来,她们热情开朗的性格与海滨之城的无限生机相得益彰;《田间·斗笠》透过晴日遮阳、雨天挡雨的斗笠,演绎壮族女人的勤劳淳朴和她们对大地母亲的挚爱深情……
“这些参赛作品都是在熟悉的生活里提取体会,进行歌颂,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深沉的爱和表达,还有对身边点点滴滴细节的关注,通过智慧、双手仔细打磨,给我深刻印象。”舞蹈组评委、空政文工团国家一级编导杨威如是说。
文化部优秀专家卢慧认为,广西的舞蹈编导把现当代的美学技法当作支撑作品的一个手段,把现当代美学和本地民俗文化融合,巧妙地把地域文化的魅力阐发出来,值得赞扬。
作为集专业性、综合性、观赏性、公益性于一身的全区艺术盛会,比赛在为专业选手搭建展示平台的同时,也通过多项举措让基层群众共享艺术创作新成果。各场比赛均采取惠民低票价;比赛间歇组织优秀参赛选手到南宁民歌湖水上大舞台等地开展惠民演出;在汇报演出时运用当下流行的直播平台,方便区内各地观众同时在线观看,统计显示直播时段网友访问量达20745人次,形成了有效的传播力。
演绎桂风壮韵,展现中国气派,广西文艺工作者将不忘初心,努力耕耘,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主题、展现人民心声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新闻推荐
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魏恒董文锋)日前,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在北京看望了党的十九大广西采访报道团,代表党的十九大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向大家表示亲切慰问。彭清华、陈武走访了广...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