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雨季,很多小溪都暗藏风险。
夏秋季节是旅游旺季,也是旅游事故多发的季节。自治区旅游局早在4月中旬就发文要求各地进行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记者采访发现,进入夏季之后,漂流、摩托艇、穿越、捕鱼、暴走等游玩活动其实暗藏诸多风险,其中与水有关的项目风险相对更大
摩托艇 景区表示“可经营,不鼓励”
摩托艇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多用于私人娱乐及体育运动,沿海地区较为常见。
今年3月上旬,记者在广西沿海一景区采访时,遭遇几个前来极力推介摩托艇的大汉。他们称,游客可以跟着“教练”走,也可以单独开摩托艇在规定的海域里绕一圈。他们还称:摩托艇很容易学会,游客如果实在不懂开,他们可以先教游客,几分钟便可单独操作上路了。
这样的推介的确诱惑很大,殊不知,风险紧随其后。游客单独出海,被海浪打翻怎么办?海边游客多,能保证不撞到游客吗?对于这些担心,几个大汉很肯定地表示“从来没出过这样的事”。
“我们是不允许游客单独驾驶摩托艇出海的,必须由摩托艇经营者或师傅驾驶,才能带游客出海。”防城港市江山半岛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凌中文告诉记者,今年“五一”期间,江山半岛的游客量达到了26万余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这样的游客量其实增加了摩托艇的经营风险。这是因为,摩托艇“爱凑热闹”,其往返点及出海范围一般位于游泳区中心,这势必增加了误撞游客的可能。其次,江山半岛大平坡一带涨潮时的海浪较大,容易冲翻摩托艇。
鉴于以上情况,凌中文直言“摩托艇可经营,但玩起来确有风险,游客应考虑好再上船”,尽管至今该景区的摩托艇尚未出过事。
根据景区规定,摩托艇驾驶范围不得超过海岸线1000米的距离,同时在涨潮的时候,这一距离应该缩短,以保证游客安全。
出海捕鱼 跌落容易,救援很难
在海边,常常会发现一些可载几个人的小船,这些小船多为渔民出海打渔的。北海市廉州湾海上游船公司副经理徐柏荣说,不时有游客会乘坐这样的小船出海。其实按规定,这样的小船是不能带游客出海的。此外,即便是大船,晚上也绝对不能带游客出海捕鱼,就是因为海上的未知因素和不可抗风险太多,而且一旦出事很难救援,游客没有必要以生命为代价去冒险。
出海捕鱼,是不少游客的梦想。这一项目在广西沿海地区较多,甚至一些渔家乐也会推出。不过,专业人士提醒,出海捕鱼有风险,游客看渔民演示就可以了,不要自己操刀。
徐柏荣说,不少游客有出海捕鱼、钓鱼的要求,他们经营的游船已经被改造成第四代安全性能更好的船了,出海时,船就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相对来说,游客在游船上钓鱼的风险较少,如果是出海捕捞,游客必须遵守的规定就是,游客不能亲自撒网。因为撒网要站在船头长时间作业、面对强劲的海风,不少游客还会有晕船、站立不稳等反应,撒网时一旦动作失误还会被绊倒,极易掉落海中,所以船长会专门安排船工撒网,游客就没有必要强行体验了。
亲水游 汛期漂流防山洪
广西沟谷众多,漂流项目分布各地。由于近期各地雨水多,山洪频现,漂流经营者和爱好者都需要“紧张一把”。
记者了解到,前段时间在防城港市那梭镇聪皇沟景区,就连续碰到几次山洪,促使该项漂流时停时续。
5月6日,这里下了一场暴雨,导致14名避雨人员被洪水围困,后被成功救出。
一家户外活动策划公司的运营总监肖苏锐透露,游客漂流在技术上一般没问题,只要做好防护,不擅自解开救生衣就可以保证安全。漂流最大的隐患就在于近期或今后一段时间内频现的山洪。
如何应对山洪,更考验漂流景区的经营者。业内人士表示,漂流景区负责人除了每天关注天气预报,派专人检查水域变化,还要与救援队保持24小时畅通联系。此外,计算暴雨后一般多久时间山洪会来到漂流区域也相当重要,一旦发现势头不对,景区就要及时通知,以便游客留足时间赶在洪水到来之前离开危险水域。
对于游客来说,即使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但也可以通过天气变化和预告,估计景区的情况。如果确实不放心,可以打电话向景区咨询具体的情况,即使工作人员说“没问题”,最好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这种警惕不仅限于漂流景区,对于亲水性质的景区和游玩项目其实都应该做到既亲水又防水。
户外运动 不提倡高风险活动
高风险户外运动有多种,包括暴走、溯溪、速降、穿越、滑翔、潜水、滑冰、滑雪、跳伞、攀岩、冲浪等。记者从广西一些户外运动俱乐部听到不少令人吃惊的声音:“最好规避暴走”,“造成摔伤、刮伤、骨折、蛇咬等情况时有发生”,“几乎每个俱乐部QQ群都有户外中暑的例子”,“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减少高风险活动了”......
提及暴走,柳州“行者·走天下”户外群群主江楠坦承,一般游客和初级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最好能规避暴走这一形式。因为暴走一天或几天,是很伤身体的。她组织过多次所谓的“暴走活动”,其实都不算暴走,因为只走8公里或者一二十公里,属于徒步的范畴。
江楠说,她本人一周前暴走了两天,至今脚还痛,何况不经常暴走的驴友,就更难适应,严重者甚至全身抽筋。
穿越似乎成了一些驴友的时尚词,其实真正玩穿越的不多了。桂林地带户外领队“缚冰”告诉记者,由于国内这些年出过不少事故,有的死亡,有的迷路,有的摔伤,有的挨蛇咬,致使一些户外组织者逐渐冷静,减少了穿越活动,甚至不敢玩。
近年来穿越变得矜持以后,桂林出现了一些搞笑的现象:不少驴友竟把徒步县城或者走水泥路也称作穿越。
据了解,近几年来,在桂林溯溪、露营的户外活动也减少了。这也是因为桂林曾出过有人受伤的情况。在“缚冰”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有个驴友在一处小瀑布拍照时,不小心滑倒,摔断了腿动脉。好在他本人是医生,才作了妥善处理,未有大碍。
“在蛇虫、摔伤、中暑、食物中毒、迷路、溺死、病痛引发的伤亡等在户外意外中,中暑是最多见的。”“缚冰”透露,据他了解,在桂林上百个户外俱乐部中,几乎每个俱乐部的QQ群都出现过中暑的例子。这些现象尽管不会浇灭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热情,也不会让人从此对户外运动全盘否定,但一定要以此给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个醒:听领队的,安全第一。
早报记者从自治区旅游局也了解到,从4月15日起,全区旅游行业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主要排查和解决全区旅游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防范措施,提高旅游安全管理水平,维护全区安全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防止各类旅游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为落实此次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该局将派出督查组到有关市开展督查工作。
王光家/文 陈春栩/图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陈枫)昨日,柳州遭遇罕见强降雨天气过程。降雨集中在东北部地区,共有68个乡镇出现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其中9个乡镇的雨量超过了250毫米的暴雨级别。受超强降雨的影响,...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