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日前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获悉,2012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高职高专普通批、高职高专预科批的志愿填报时间为8月2日10时至8月7日10时,所有之前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志愿。此外,今年我区将取消高职高专补录,取而代之的是在正常录取期间,采用多次征集志愿的方式给更多考生提供就学机会,并力争招生计划能够圆满完成。
1
填过提前批志愿也可参加此次志愿填报
今年,高职高专提前批已与本科提前批等批次同时进行了志愿填报,此次只进行高职高专普通批、预科批两个批次的志愿填报。已经报考过提前批的考生,此次还可以兼报普通批、预科批院校及专业。但须注意,按照教育部规定,凡是此前已按志愿被录取的考生,如因自身原因申请退档,当年不能再参加高职高专批次录取。高职高专批次中被录取的考生当年也同样不能退档换录。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仔细了解有关学校招生章程、招生部门出台的规定。建议考生认真填完院校和专业选项,充分利用机会,提高所填志愿的命中率。
2
两个批次志愿设置各不相同
高职高专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设4个院校志愿,均为第一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并视情况设置“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其中区内院校的“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又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全部服从调剂,即该院校的所有校内专业均服从调剂;二是部分服从调剂,最多服从10个专业,即在该院校内再选择10个校内专业服从调剂;三是不服从调剂,即不服从该院校所有校内专业的调剂。
高职高专预科批实行顺序志愿,设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又设置6个专业志愿并视情况设置“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3
两种志愿填报方式
与本科批次志愿填报方式一样,高职高专批次主要采用网上填报方式。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www.gxeea.cn),进入“2012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填报。考生因上网不方便或因网络原因不能在网上正常填报志愿时,可及时与报名所在地招办联系,由各招办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的帮助。不方便上网的考生还可拨打志愿填报声讯服务电话(118321),按照语音提示进行填报。
4
每次登录系统填报的时间为15分钟
为保证填报志愿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志愿填报截止之前,考生可多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但每次登录后的操作时间限定为15分钟,超过规定时间才提交的志愿信息,将会被系统拒绝。考生在每次填报、修改或浏览完志愿后,还须记得提交后再点击“退出登录”并关闭所有填报志愿期间打开的窗口,以免填报信息丢失。
5
应及时打印确认志愿填报信息
考生志愿一经在报名地招办指定的地点进行打印确认,任何人均不能再修改考生的志愿信息,考生再次登录时只能查询而看不到“填写志愿”的选择项。考生在确定自己的志愿信息后,应按报名地招办指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进行志愿的打印确认,以杜绝他人篡改的可能性,保护个人志愿信息。考生如逾期不进行志愿确认,将视为自愿放弃确认权利,此类考生的志愿信息以当次志愿填报截止时的系统数据为准。还要注意的是打印确认对当次所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有效,不能分批次分别打印确认,因此考生应在当次所能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填报确定后,再到报名站进行打印确认。
本次考生到报名站打印并签字确认志愿信息的截止时间为8月
7日11时,签字确认开始时间由各市招生办(考试院)规定。
6
今年取消高职高专补录
据介绍,根据往年情况看,补录期间不少考生已选择外出工作,组织生源的难度较大,补录工作收效并不明显,为此我区决定今年取消高职高专补录工作。
往年,不少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想在高职高专补录阶段获得区内好院校和好专业的录取,却往往不重视高职高专正常阶段的录取,随意填写或干脆不填报志愿。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考生的这种行为不可取,尤其今年我区取消了高职高专补录后,本次高职高专志愿填报及之后各相关批次的征集志愿已是考生参加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最后机会,建议考生一定要对自己负责,踊跃报考、认真填写志愿。
7
须提高警惕谨防招生诈骗
高职高专批次招生院校数量多,各类信息庞杂,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做出预警,提醒考生须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渠道查询各类招生信息和本人录取情况,其他渠道查到的信息真假难辨,要谨防上当受骗。
按照有关规定,高职高专院校不应为争取生源而做出有可能兑现不了的承诺,个别高职高专院校在考生填报志愿前与考生签订所谓的预录取协议,或给考生的某些口头承诺,在录取过程中不具备任何效力。考生应在填报志愿前认真阅读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其招生规则、条件及录取程序等,以免被误导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邱
凌
杨
娜
新闻推荐
9月4日,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近日,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市住房保障主...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