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孔德芳在医院里接受封闭治疗后,精神病康复者最终回到家中继续家庭式康复,但家庭的知识 、手段 、环境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周围人的歧视 、不理解也让他们脆弱的心灵饱受打击,病情不断复发,无数家庭噩梦连连。
《“他们”闹个没完社区有心无力》(详见本报23日14版)见报后,这个
难题引起了大家共鸣。
如何才能让精神病康复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有专家指出,首先要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多些理解关爱。
多给他们一些关爱
一提起精神病患者,很多人都避之不及,“要是发起疯来伤人怎么办?”的确,“武疯子”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但精神疾病分很多类别,精神病的暴力危险行为也分多个级别,其中只有极少数精神病人在某一个短暂时间内会出现乱叫乱喊 、捶胸顿足 、伤人毁物等现象,大多数精神疾病是可以治愈或控制的。经过治疗,精神病患者一般会逐渐康复,可以维持正常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由于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导致了很多精神病患者虽然康复出院,但仍得不到理解,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常常受歧视,使他们的心灵再次遭受挫折,甚至旧病复发。因此,家人和社区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
胜利西社区的一名精神病人就长期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任何人接触。
他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只能睡在床板上,窗户破了,大风呼呼地往里面灌,却没有一件可以御寒的衣服。社区负责残保的工作人员经常上门与他交谈,照顾其生活,并定时帮他洗澡 、洗头,将破损的门窗给他修好,冬天还给他送去御寒的衣物。
锦绣街道紫薇园社区一名叫阿书
(化名)的男子坚决认为自己没病,不
肯按剂量吃药。家人怎么劝他都不听,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将他带到广西脑科医院,请了他最信任的医生跟他说,他才乖乖吃药。
该社区的书记潘友英说,每次见到社区的精神病患者,她都会亲热地和他们打招呼 、聊天。“问他们吃了 没有,如果饿着,还给他们买粉吃。”她说,这些患者比普通人更需要关爱,歧视 、排斥 、厌恶以及疏远和冷淡,往往会伤害他们,并使一些人精神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工疗站队伍需扩大
“主任我来上班了。”“主任,我下班了。”天鹅湖社区的两名精神病患者每天都到社区“上班”,扫地 、擦桌子 、卖废旧,对“工作”尽忠职守,还参加小区的义务巡逻队。虽然他们帮不上什么忙,但对“工作”的热情十分高涨,社区工作人员说,他们这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能融入社会,这也有利于他们的康复,社区也能看着他们,叮嘱吃药。
精神病患者出院后,一般直接回家,没有康复过渡期。回到家中又无所事事,甚至遭受周围人的白眼,这会让他们很迷茫,甚至胡思乱想,病情复发。
2004年12月,鱼峰区办起了集劳动与康复于一体的工疗站,帮助那些病情稳定 、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精神病康复人员参加简单的劳动。“工疗站不仅被康复人员当成了家,还为他们建立了自信,仅靠药物治疗是做不到这些的。”鱼峰区工疗站站长谭玉芳说,由于长期不做事,自理能力比较差,他们养成了一定的惰性,可是大家聚在一起后,就会相互比工作 、比能力 、比谁服药最认真。很多人都从这里康复 、外出找到工作,拿到了工资,证明自己不是“累赘”。
一名患者曾因不堪家庭重负多次自杀,最后成了有自杀倾向的重度精神残疾,经过在工疗站几年的康复后,她已经到了鱼峰区残疾人培训中心工作,每个月能挣800多元。
与精神病患者的数量相比,这样的工疗站和社区康复点还太少,而且规模也不大。有工作,对他们康复和回归社会显得更重要。”谭玉芳说,精神病患者最终回归社区,融入正常的人群,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建立更多的社区康复点,来张开双臂接纳他们。
新闻推荐
...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