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岳池新闻 > 正文

打铁这门手艺已经不多见了,而他坚持了40多年 杨光明:一名老铁匠的坚守

来源:广安日报 2019-02-28 01:37   https://www.yybnet.net/

杨光明拿着钳子烧制钢铁。

□岳池记者站 范聪 本报记者 周文平 文/图

常言道,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可是,岳池县苟角镇的65岁打铁匠杨光明,干这项“苦差事”已有40多年了。

“叮……叮……叮……”右手握铁锤、左手持钳子,将一烧红了的铁块放在铁砧上,锤子落下的瞬间,火星绽放……2月23日上午,伴随着响亮的打铁声,杨光明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通红的火光映着杨光明黝黑的脸庞,一道道皱纹显现。虽已年过花甲,但杨光明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加壮实。只见他手臂粗壮、手掌粗糙,举起重重的锤子,有力地砸在烧得火红的铁块上,浑身都是力量。

一个风箱、一个炉灶、一个铁砧、几块石头就是杨光明谋生的工具。“除了帮村民修补农具外,我还打造各种农具,比如锤子、钳子、菜刀、锄头等。”杨光明说,虽然他没有给打铁铺取名,可只要问起打铁的师傅,周边的村民都能找到他家。

杨光明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铁匠,耳濡目染之下,他很小就对打铁感兴趣。17岁时,他就跟着父亲学打铁,至今已在这行干了40多年。

冬天的打铁铺是温暖的,而夏天站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却是一件折磨人的事。说起当初的经历,杨光明记忆犹新,他说,刚开始的时候,夏季他经常中暑,只能咬牙坚持下来。更艰辛的是,打制铁具时,还时常被飞溅的火星烫到手。

趁着炉火烧得正旺,杨光明手握一把铁钳,熟练地夹起一块铁片放进炉火里烤。不一会儿,他将烧得通红的铁片拿出来,放在铁砧上,抡起铁锤反复敲打,直到打出铁器的理想形状,再把锻造好的铁器没入冷水里淬火,“嗤”的一声,冒起一阵白烟……

“打制一件铁具,至少要经过八九道工序。选料、加温、盯火候、锤打、淬火、磨口……每一步都不能错。”杨光明说,打铁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每一件完美的铁具,都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让铁料的形状、厚薄在冷热间成型。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原来许多需要用手操作的行业,如今已被机械取代,打铁也不例外。如今,杨光明的打铁铺生意不再像以前那样红火,愿意学习打铁这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我一共带过三个徒弟,现在他们三个都出去打工做其他的了。”杨光明说,打铁辛苦、挣钱少、生意差,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动过关闭打铁铺的念头。

“做了一辈子,舍不得,而且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要传承下去就总得有人做,我会竭尽所能,继续坚守打铁这门老行当。”杨光明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银城环卫:精细“绣花”亮丽城市

本报讯(岳池记者站张凯)“嗤,嗤嗤……”2月25日一大早,在县城的安拱路路面上,水枪冲洗街面的声音不时传入耳中,打破了银城清晨...

岳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铁这门手艺已经不多见了,而他坚持了40多年 杨光明:一名老铁匠的坚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