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莉华
在岳池县石垭镇分水岭村,有一个“天圣”养牛基地,里边养着近百头品种不同的牛。创办这个基地的是当地有名的“牛人”、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退伍军人文胜勇。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文胜勇夫妻俩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养牛基地,是文胜勇在2012年建立的。那一年,他退伍整整15年。
1994年,18岁的文胜勇参军入伍,成为成都市消防支队的一名消防员。在军营短短3年的时间里,文胜勇成长迅速,从一名懵懂青年快速转变为一名优秀的消防战士。
1996年,在退伍前的那一年,经亲戚介绍,文胜勇认识了一名叫张娟的同乡姑娘。两年后,张娟成了他的妻子。
新婚的甜蜜没能挡住生活的压力。1998年,从军营退伍回老家不久的文胜勇夫妻俩决定外出打工。几年时间里,夫妻俩先后在广州、内蒙古等地当建筑工和架线工。常年在外漂泊无法顾及家人,收入不高,这让文胜勇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当时在外面打工,薪资微薄,不足以维持全家的开销。”文胜勇说,经过多方商量,他决定回到家乡养牛。
说干就干。2012年,文胜勇回到老家,向亲戚朋友借钱,创办起了养牛基地。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养殖肉牛,文胜勇在村里还是第一个,如何喂养、如何防病等,这些对于文胜勇来说,无疑都很陌生。由于缺乏经验、不会管理,第一年,买回的50头牛就死了8头,损失惨重。看见日夜的辛苦付出没换来一点收获,张娟曾多次劝丈夫另谋出路。
面对困难,文胜勇没有退缩。部队的教育让他学会了不怕苦不怕累,困难面前勇于担当。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养牛技术要领,文胜勇没日没夜地学习,一边向他人取经,一边在网上学习,一次次在实践中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执着和毅力,文胜勇很快掌握了肉牛喂养和防病的技术要领,成为养牛的行家里手。去年,仅养牛一项,文胜勇收入就达到30万元。今年5月,文胜勇凭借着优秀的养牛技术,获得了岳池县五一劳动奖章。
如今,尝到养牛甜头后的文胜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文胜勇并不满足于只是自己发家致富。前两年,他将村里的4名贫困村民招入基地,一来帮他打理基地,二来也将自己所学的技术传授给他们。文胜勇说,下一步,他还要带领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岳池记者站陈海彬记者龙俊帆)12月5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安市移交第三十三批信访件,其中一件反映“广安...
岳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