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镇新貌。
□岳池记者站 陈海彬 马天宝 实习生 于沈鹏 本报记者 李倩
11月8日早上,冬阳暖照,代鸿印开始走村入户。担任岳池县天平镇党委书记不到半年,代鸿印一有时间便到村里调研。
接过这片红色土地的发展重任,代鸿印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沉。天平镇地处山区,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增收乏力。全镇35个村,贫困村就有15个,是岳池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乡镇之一。
“发展经济是全镇的头等大事。”代鸿印有压力,更有动力。“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1234’工作思路。根据这个思路,我们结合天平镇的发展实际,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代鸿印说。
荒草地变成“聚宝盆”
天气晴好,天平镇长河扁村的青蛙,纷纷从泥塘里跳了出来。
这些青蛙是长河扁村致富的希望。今年2月,村里动员在外做水产生意的村民毛字平回乡发展。毛字平欣然答应,带着资金和技术,回村创办了展翔青蛙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用了65亩地,建了60个泥塘养青蛙。
到达养殖基地,远远看到一大片蓝色的防护网罩在基地上,一台挖掘机正在挖泥塘。“除了养青蛙,我们还准备养鱼、养虾。国庆节后就开始挖鱼塘、虾塘了,这一片有40多亩,一共要挖15个,现在挖好了11个,月底就能挖完。”合作社工作人员说。
“明年青蛙就可以大规模上市了,销路好不好?”代鸿印询问。长河扁村第一书记胡杰算了一笔账,“青蛙主要销往成都、重庆、内江。去年青蛙最低每斤可以卖到18元,每亩保守估计能产出青蛙3000斤。”
“村民,尤其是贫困户能不能受益?”
“长期在基地里面务工的村民有6个,有3个是贫困户。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干些给青蛙喂食的轻松活儿,每个月能拿1800元工资呢。”
听着二人的对话,68岁的毛盛中笑意盈盈。“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一片田地没人耕种,都是荒起的。现在,这100多亩田地每亩一年租金450元到500元。”毛盛中细数,“现在合作社租了我家4亩地,每年租金2000元。另外,每个月还有工资。你们看,这一个个泥塘像不像一个个聚宝盆?”
为了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产业发展的好处,合作社决定从明年春天开始,为有意愿的村民提供种苗、技术和销路,帮助村民一起致富。胡杰说,“这几天,我们正在统计,已经有8户村民愿意养殖青蛙。”
“明年,合作社产生了效益,利润的5%将纳入村集体收入。”胡杰信心满满,“明年,长河扁村一定能顺利摘帽。”
产业化激发新活力
上个月,市上对秦家垭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验收。代鸿印极为欣慰,秦家垭村今年可以顺利摘帽。
摘帽后也不能松劲儿,代鸿印放心不下,给村党支部书记打了个电话,得知近日秦家垭村也在忙着扩建虾塘。
秦家垭村的小龙虾养殖红红火火,代鸿印十分清楚。2017年,秦燕川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在村里承包了200亩地养殖小龙虾,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村集体和贫困户以产业发展资金入股,秦家垭水产养殖合作社由此成立。去年,合作社毛利润约90万元。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近日,合作社准备
把养殖基地扩建至500亩,仅此一项,村集体便可增收5万元。代鸿印在调研中得知,村集体还打算再自建200亩养殖基地,壮大产业。
“经济要发展,不能仅依靠水产养殖。”代鸿印介绍,金龟桥村创新思路,发展共享大棚,也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去年11月,村里利用产业周转金9万元建了16个共享蔬菜大棚,面积4504平方米。村民大会民主决定,每年收取10%的建棚成本费用作为租金,纳入村集体收入。
“大棚优先租给贫困户使用。村集体以订单方式,对共享蔬菜大棚种植户采取统一供苗、统一保底价回收,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免费跟踪指导。”代鸿印说,今年,共享蔬菜大棚主要种植番茄、海椒,预计收入在42万元以上。番茄、海椒供不应求,看到种植番茄、海椒的村民赚了钱,村民积极性高涨,40多户村民纷纷报名,希望明年能够参与共享大棚订单种植。
“联系好订单后,明年将计划适度扩大发展规模,预计达到33个大棚。”代鸿印说,共享蔬菜大棚不仅解决了村民发展产业缺资金、技术和销路难的问题,还培育了更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发展,活力十足。
明优势寻求大发展
一边调研,一路思考。
“市上‘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开展以来,我们就在思考天平镇的发展出路。”代鸿印说,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后,天平镇的发展思路渐渐明晰。
“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天平镇完全可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大作文章。”代鸿印介绍,近几年来,天平镇
做大做强林业、养殖、水产、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中药材等新兴产业,优质水稻、血橙、藤椒、中药材、小龙虾、畜禽养殖等优质特色效益农业初具规模。“有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我们要依托现有的产业,逐步扩大规模,把优势产业做大做精。”代鸿印说,天平镇将主攻中药材、干果、蔬菜、水果、优质水稻种植及水产养殖等特色效益农业。
抓发展必须抓招商。11月3日,天平镇邀请了一位重庆的业主前来考察。“把荒山荒地利用起来,种植牧草,销往重庆。”代鸿印透露,业主打算租赁3000亩地,并将洽谈合作事宜。
“现在,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代鸿印说,接下来,将利用天平镇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生态环保无污染的比较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业主到镇上发展种养业、农家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力争3年内打造3至5个在全县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带动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代鸿印有着更大的计划——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农旅结合步伐,依托境内回龙水库、象鼻河风景区,打造县内精品旅游线路。
代鸿印思路清晰,接下来,努力加大项目包装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铺路。
他相信,这片红色土地,必将在乡村振兴大潮中焕发新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岳池记者站陈海彬记者龙俊帆)11月11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安市移交第九批信访件,其中一件反映“岳池县畜...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