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岳池新闻 > 正文

扬帆起航,岳池开启全面发展新征程

来源:广安日报 2016-10-1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拟打造的城东新区欢乐原乡文创公园效果图。

□岳池记者站 许伟琳 肖勇

9月29日,中共岳池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明确了岳池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描绘了宏伟壮观的发展蓝图,指引着全县人民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向着新目标而奋斗。

起航的笛声已鸣响,岳池这艘“巨轮”,在新一届县委班子的坚强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奋力拼搏下,开启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新征程。

工业引领  实现县域经济由贫困县向经济强县跨越

10月9日,在岳池县经开区,总投资3.36亿元的分布式能源项目正加紧建设主厂房、辅楼、化学楼主体,这标志着该项目的正式生产指日可待。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96亿元,计划2016年底投入运行。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年供热量135万吉焦,年供冷量5万吉焦,年综合效率达81.2%,年销售产值将达到2.94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它既可为园区提供电力、天然气等能源服务,还可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硫89.7吨、氮氧化物125吨、粉尘17.5吨。

这是该县工业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实现党代会上明确的“由贫困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建成全省经济强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迈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宏伟目标,该县工业战线干群一心,率先行动,掀起干事创业热潮。

该县把创新驱动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方向,瞄准高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力争迈进产业链高端,同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创建电子商务强县。前三季度,该县高技术产业预计实现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60.3%,拉动工业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在优先发展高端产业的同时,大力同步提质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共整合投入技改资金17.54亿元,实施技改扩能项目16个,岳池特曲、超强机械等企业逆势加速发展。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115亿元、增长14.2%,推动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为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发展后劲的支撑作用,该县大力实施“项目年”活动,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细化目标、强化落实,多渠道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积极组织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重点项目服务督导等活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累计开工重大工业项目6个,总投资87.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10月8日,该县专题研究了县委挂牌督查重点工业项目,将岳池县光电科技产业园项目、岳池县金方科技抗生素及原料药生产项目、岳池县康安生物医药生产项目等10个项目作为重点工业督查项目,采取挂牌督办的形式,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冲刺全年39亿的工业投资目标。

同时,着力提升园区产业吸纳能力,建设县经开区、高新区双百亿级工业园区,构建工业“双核驱动”格局。

该县经开区医药产业园成为西南地区首个拥有“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规划性区域环评、专业污水处理系统、医药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多电源双回路电网、大数据中心、综合服务体系”七大配套的专业医药园区,是西南地区配套最齐备的医药产业园区之一,也是该县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强县的硬件保障。高新区的高新大道、安置房、骨架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投资10亿元的岳池·重庆产业园落地建设,承接重庆产业转移“桥头堡”的作用将不断显现。完成长滩寺河整治等园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包装和招标,建成园区骨架道路5.78公里,新铺雨污管网16.4公里,园区面积拓展至26.73平方公里。截至9月底,入园规上企业达63户,产值占比达到76.87%,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

宜居宜业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公园很漂亮,空气也特别清新,大家都喜欢来这里玩。”10月6日,记者在余家河公园遇到正在散步的市民唐小龙,他告诉记者,闲暇之时,他喜欢邀上亲朋好友一起走走,尽情享受美丽的城市风光。

在岳池县城市发展规划中,县城按照“东扩西靓、北景南工”的空间布局,以“创新、绿色、智慧、人文”为方向,突出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的理念,将县城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为此,该县计划将城东新区打造成为岳池“会客厅”,围绕高品质城市社区和城市次中心规划建设,精心打造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地段,使单体建筑各具特色、群体建筑和谐美观、城市形象大气高雅。经开区坚持产城一体,扩大园区规模,实现人口聚集,探索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旧城区统筹实施北外街旧改和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优化人居环境,让旧城区焕发青春活力、再现盎然生机。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AAAA级农家文化景区,建成县城“后花园”,争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成岳池“一环路”,构建“双60”中等城市骨架。同时,全面治理水、大气、土壤污染,建设美丽岳池,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

围绕“培育产业、完善功能、挖掘文化、突出特色”的思路,建成一批文化小镇、旅游小镇、创客小镇、电商小镇,促进乡镇差异化发展。

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理念,采取“小组生微”模式,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突出农村特色和地域特点,建成一批体现农耕文明、田园风光、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美丽宜居新村,让农民变市民、产区变景区、田园变花园。

通过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落实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政策,增强对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吸引力。加强农业人口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能力;探索新型业态体系,拓展就业渠道,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合理配建停车场点、综合市场、医院学校、休闲广场等市政设施,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改善市容市貌,美化人居环境,增强城镇居民的家园感、归属感、幸福感。

现代农业  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9月28日,大石乡“银城花海”正式营业。花海内种植了薰衣草、向日葵、格桑花等10多个鲜花品种。沁人的花香吸引了远近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在国庆七天假期中,“银城花海”共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万元。

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五彩斑斓的花海,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源于该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

在党代会报告中,该县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双百\’农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将“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该县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攻关,扩大经作规模,做好田坎文章,致力助农增收。以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循环生态农业,力争达到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水平。以现代农业基地为基础,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休闲农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促进改革,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深入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和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试点,进一步盘活农村“三资”,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支持社会工商资本、基层农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经营。

强化监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地方标准,加速标准转化及推广,巩固提升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示范。完善农产品监测和追溯体系,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健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

转变观念,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开展农业信息化服务,推进循环农业、监控诊断、农业遥感等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配套应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创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支持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病虫防治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夯实基础,助力农业产业扶贫。加强对贫困村产业规划发展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引导发展基础好、增收潜力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集中连片打造。强化科技扶贫,加强贫困村一村一名农技人员管理监督,大力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技术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提升农民致富能力。

医疗卫生 百姓健康有保障

10月8日,家住苟角镇的付文光老人在该镇卫生院做理疗。

“现在,在镇上就可以治病做理疗,比以前方便多了。”付老告诉记者,他去年因高血压发作,经抢救治疗后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需要长期做康复治疗。

“以前在县中医院治疗,家人不方便照顾,来回跑,费用也高出了许多。”对于目前的情况,付老非常满意。每天上午,老伴都陪他到卫生院做理疗,十分方便。

长期以来,“看病难”是老百姓通往健康之路的“拦路虎”。为实现“让百姓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缓解大医院看病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问题,岳池县全面实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工作,基本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为了推动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该县印发了《关于在全县推行医疗机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工作的通知》,每个乡镇卫生院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或岳池川东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同时,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增添X光机、电针等设备,通过免收挂号费、药品零差价销售等举措,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成为基层群众就医的好选择。

同时,结合党代会精神,该县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探索创新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医师多点执业,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地,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大向外、向上项目的资金争取力度,有力推进县人民医院慢病诊疗综合大楼建设、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建设、县中医院业务楼扩建和中和、坪滩等8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营造群众健康就医环境。同时,加大2016年计划脱贫村卫生室建设力度和2017年计划脱贫村卫生室前期规划,确保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切实解决贫困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进一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力争到2020年,县城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以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3‰以下。

贯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做好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工作,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健全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健康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控制在120万人以内,政策内生育率达到95%以上,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推广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推动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健康教育融合;在县中医院设立并规范运行健康体检科。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办医,推动医养结合,加快岳池时代医院、岳池民康医院医养结合机构建设,预计建成后将增加150张医疗床位、500张养老床位,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养老与医疗保健为一体的护理养老服务。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严标准抓作风,严措施抓落实,严监管抓问责,落实医疗卫生计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要求,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回扣、过度检查治疗、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加强医德医风学习教育,全面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提振信心 办人民满意教育

“从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县对教育高度重视。今后,我们将致力于提升教育素质,为全面建成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的贡献。”10月9日,县教科体局负责人表示,全县教育工作将围绕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工作主线,突出把教育作为脱贫致富的基础性工程、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从夯实基础入手,打造教育工作亮点,全面推进岳池教育健康发展。

该县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办学模式,以现有学校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发展的硬件基础。据透露,该县拟争取资金7500万元,实施中和小学迁建、坪滩二小新建、石垭小学改建项目,新增校舍面积3.2万平方米;拟争取资金3000万元,实施西部初中工程建设项目,改(扩)建11所初中学校校舍1.2万平方米;拟争取项目资金1.2亿元,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1500套,有效缓解农村教师住房问题。同时,以省定基本办学条件为标准,加大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力度,使所有中小学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和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加强学校的食堂、宿舍、饮水设施和厕所建设,改善卫生环境条件。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该县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抓校长、抓教师、抓教学、抓成绩,不遗余力地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传统文化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统筹推进“文化熏陶”“社会关爱”“实践培育”三大工程,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快育人阵地建设。狠抓艺体教育,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中小学“三节”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创建。

针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岳池县不断创新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提高教育督导机构的“督学、督政”能力和水平,极大地消除了教育的不规范现象,促进岳池教育的健康发展。据悉,近期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将对该县进行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的认定。

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程,着力改变教育环境和教育观念,努力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教育公平化,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加强师德树立,狠抓教育行风建设,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对教师的政治培训,举行“红烛奖”“最美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强化师德师风监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具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抓好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工作,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实施阳光招生,坚决制止有偿补课等以教谋私行为。

真情帮扶  让9万城乡贫困人口脱贫

10月7日,正是国庆假期,县委宣传部的干部王春梅却在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李丙章的家中忙得满头大汗。

“老李,柴禾就别再堆在房间里了,容易引发火灾。”王春梅一边与李丙章一道将柴禾抱向屋后空地处,一边耐心地叮嘱道。

李丙章家住花板乡狮子宝村,是省定2016年脱贫的贫困户。在平常的生活中,李丙章习惯将晒干的柴禾堆放在家中,便于生火做饭。殊不知,这个习惯不仅影响了家里的干净整洁,还容易引发火灾,带来危险。

看着王春梅忙得满头大汗,李丙章的心中满是感激,他挠挠脑袋,答应下来。

这样的场景,在该县各个贫困村竞相上演。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该县广大帮扶干部放弃休假,利用国庆七天的假期,深入帮扶一线,开启了“脱贫攻坚国庆游”。

为“实现280个贫困村‘摘帽\’、9万城乡贫困人口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岳池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一票否决工程”,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一年提升”规划,发出了“决不让一个贫困村、一户贫困户、一名贫困群众掉队”的铮铮誓言。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该县通过打造“红塔工程”“阳光工程”“全媒体工程”,构建大党建格局,利用党建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坚定全面决胜小康的信心。针对该县脱贫攻坚工作“面大、量宽、程度深”的特点,由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作为综合业务部门,深入实施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等各项工作的全面统筹,以站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视野思考问题、推进工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硬的举措,打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

开展大排查。对照贫困户脱贫标准和贫困村退出标准,开展脱贫大排查,主要针对省定的47个贫困村进行对标排查,检查贫困村“一低五有”情况。每个乡镇省定贫困村的县级联系领导进行走访排查;每一户贫困户的帮扶干部在国庆期间进行帮扶慰问,查找问题;每个乡镇干部针对问题,建立整改台账。

开展大督查。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县脱贫办督查考核组主抓,成立督查考核组,组织县、乡、村三级对2016年计划退出贫困村、拟脱贫贫困户考核指标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重点督查“三保障”方面工作开展情况,确保户户到家、人人核实,实行“一周一通报”,倒逼各级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开展大补课。为更好让全县结亲结对帮扶干部和乡镇分管领导以及相关人员对脱贫政策进行深入掌握,该县组织脱贫攻坚大补课,针对广大干部对政策了解可能存在不透彻的情况,印发脱贫攻坚明白卡,采用短小的字数,最大限度地把脱贫政策进行传达,方便广大干部熟悉脱贫政策。印发脱贫攻坚知识考卷,对乡镇主要领导、“第一书记”、帮扶干部脱贫攻坚的基本知识进行考试。

开展大冲刺。为了顺利迎接脱贫攻坚的第三方评估,该县对照标准进行了再一次梳理,按照贫困村脱贫指标与贫困户脱贫的标准进行检查,确保在评估中每一个贫困村都能退出,每一户贫困户都能脱贫,做好迎接检查的最后准备工作。

新闻推荐

教师周转房建成投用却不通电,究竟为何?

本报讯(记者胡苗)“岳池县秦溪镇小学的教师周转房建成后,至今仍不通电,究竟什么原因?”近日,市民贾先生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希望供电部门能够及时解决教师周转房的供电问题。教师周转房建成投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 扬帆起航,岳池开启全面发展新征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