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武胜记者站 闫金强 记者 刘婧 胡苗)生猪产业是广安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全市已先后建成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4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年出栏生猪量已超过400万头,产值占据畜牧业的“半壁江山”。
“与全国生猪生产形势一样,当前,广安市生猪产业也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市农业局畜牧业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生猪养殖总量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粪便污染、种养脱节等问题日益突出,广安市生猪产业面临发展难题。此外,土地、饲料原料等资源约束趋紧,市场竞争、疫病风险、新一轮“猪周期”以及禁养限养多重因素叠加,也在倒逼广安市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如何促进广安市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一方面,广安市以“洁净水”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为生猪产业发展开启“绿色通道”。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禁养区内禁止生猪规模养殖,限养区实行总量控制,销号管理,促进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同时,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种养互动结合、循环发展。对散养农户推广建设户用沼气设施,对规模生猪养殖场加快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生猪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种养模式,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广安市着力发展标准适度规模养殖,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通过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发展农民营销合作组织等途径,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产销衔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截至2015年底,全市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达到73.1%,已逐步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家庭牧场)”等联结机制。全市现有广安天兆、岳池四海、广安心动、华蓥永泰等6个大中型生猪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生猪238万头。
今年,广安市以“生态猪”为突破口,对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目前,全市6个示范场已建成投产,第一批饲喂生态猪584头,已出栏287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志凌唐丽蓉岳池记者站肖勇许伟琳)今年以来,岳池县经信局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督查,促进干部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该局着力健全制度机制,完善了《政务督查督办工作制度》,制定了《作风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