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岳池新闻 > 正文

四川省优秀乡村教师风采(二)

来源:广安日报 2016-09-2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在教改路上奋力前行

——记岳池县龙藏小学教师杨莉

杨莉,女,42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岳池县龙藏小学校高级教师,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岳池县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红烛奖”获得者。

从教以来,扎根农村小学的杨莉一直在教研教改的道路上艰难前行。2004年,她调到龙藏小学任教务处主任,面临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优生流失严重、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在强烈责任心的推动下,她根据学校现状,带领相对年轻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用国内先进的教育

思想解放了被禁锢太久的龙藏教育人的教学思想。她率先改革课堂教学,主动承担并为学校教师精心打磨各级教研示范课,使龙藏小学成为岳池县第一批课改示范校,学校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升。

她常说:“我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职业,就会在这条路上执着前行,让我的学生成才、让我的学校发展。”

这就是杨莉,一位坚定前行在农村教育改革道路上且乐此不疲的教改求索者。

为贫困学生点燃希望

——记岳池县断桥初级中学教师陈国彬

陈国彬,男,53岁,大学本科,岳池县断桥初级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四川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广安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四川好人,2015年8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2006年秋季的一个下雨天,一对残疾夫妇去学校给学生送饭,母亲脚残疾,不能行走,父亲眼残疾,基本看不见,父亲背着母亲,母亲提着饭菜,刚到教室门口,脚下一滑,父母同时跌倒在地,饭撒了一地,母亲顾不上自己和父亲,赶紧去捧饭,但饭上已经沾满了泥水。这一幕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一个教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在他的奔波忙碌

下,“蓝天下”助学组织于2007年2月应运而生:为打不起饭的贫困孩子提供一顿午餐。

此后,陈国彬常常自费到广安市内各地走访看望贫困孩子,为其送去温暖,每年投入8000至1万元用于助学。作为“蓝天下”创办人,他常年负责“蓝天下”资金、物资的收送、走访回访、网上发帖、接待、交流等繁杂的助学工作,为的是与爱心人士一道为山乡的贫困孩子点燃梦想和希望。9年来,“蓝天下”资助贫困学生3172人,募集资助款8026862.35元和价值140余万元的助学物资,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圆了读书梦,为濒临失学的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

“留守儿童”的守护人

——记广安区肖溪镇小学教师李刚

李刚,男,1983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广安市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区、镇、校级先进教师。在其13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关爱留守学生,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赞誉。

从“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李刚,深深地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感受。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留守的孩子们往往因为缺少关爱,从小就不够自信、心理封闭,且较为叛逆,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好。为了帮助他们,李刚想尽办法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就像大哥哥一样关心、呵护、帮助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

2013级学生张倩谈起李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张倩的父母离异,母亲在外务工,无暇照顾她,只好把她交给外婆照顾。而外婆年老多病,照顾张倩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倩的思想出现很大的波动。李刚发现后,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张倩的思想状况,经常抽出时间与她交心谈心,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她很多帮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次次“碰壁”,没有让李刚退缩,在他的帮助下,张倩的情绪变好了,注意力也转移到学习上,成绩逐渐提升。

像张倩这样的孩子,李刚已经记不清帮助了多少个。他说,他会常怀一颗爱心,坚持做孩子们的守护人,让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耕耘不止爱洒乡村

——记武胜县石盘乡小学校长刘旸

刘旸,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广安市数学骨干教师,武胜县优秀教师,武胜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现任武胜县石盘乡小学校长。

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路人,他将感情融入工作,26年杏坛岁月,诠释他对故乡教育痴心不悔。破烂的教室、狭窄的寝室、坑洼的操场,学校发展难题激发起这位热血汉子的担当。他和县教育局领导、乡干部们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学校的发展规划,定下了学校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特色创建、课程改革等十年规划中的10件实事。面对教职员工和群众的质疑,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给大家看。每天早晨6点多钟,他就开始工作,凌晨一两点他的房间还亮着灯。为了争取建设资金,他县里、乡里四处奔波;为了建好校安工程,每根钢筋他都查量尺寸,每桶水泥浆都要求达标。2012年8月,学校一、二期建设工程结束,扩建面临征地难题:村民不理解,时有老人和妇女前来阻工。当时,他因腰间盘突出正在住院,医生一再忠告,要求他卧床静养。但他不顾病痛折磨,不顾医生忠告,冒着酷暑,佝偻着身躯,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21天过去了,他热爱教育的拳拳之心,终于感动了村民,工程顺利竣工。现在,学校综合楼、食堂、运动场、文化墙、信息化等建设位列全县第一“方阵”,花园式学校已成一道亮丽风景。他提出的“三管一放”自主管理模式和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是全县“四课同创”课程改革的“标杆”,他悉心研究石盘的风俗习惯和乡土文化,形成了“以石载道,以实育人”的办学特色。

这就是刘旸,一位用闪亮的青春年华承载乡村教育发展的拓荒者,一位锐意改革,矢志不渝,让每个孩子“生辉”的乡村教育领航人。

情倾教育勇争先

——记岳池县临溪小学校长李中文

李中文,男,43岁,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广安市首届骨干教师,广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岳池县第四届、第五届“红烛奖”优秀校长,岳池县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多年前,他顶着亲朋的反对、不理解,放弃在县城工作的机会,来到偏僻的临溪小学。20多年间,从语数外到地史政,从普通教师到教学骨干,从后备干部到学校领导,他与时俱进,任劳任怨,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临溪小学。

2011年,李中文通过公选走上了校长岗位。面对师生双向疲软、教学质量极不理想等情况,他毅然把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放在了工作的首位。近6年来,李中文竭尽所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子,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搭台子。短短几年时间,临溪小学面貌焕然一新:教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学生群情振奋、勤学肯钻;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各项工作跻身全县前茅。

李中文用自己的执着和敢于争先的勇气,诠释了一位农村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对党、对教育的赤胆忠心。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记武胜县乐善学校教师李芳

李芳,女,1976年出生,武胜县乐善学校教师,四川省优秀乡村教师,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贡献奖表彰教师,广安市首届骨干教师,广安市优秀教师,广安市课题先进个人,武胜县第三届、第四届教学名师,武胜县教学先进个人,武胜县课改先进个人。

“谢谢您,敬爱的李老师,没有您的帮助,我可能初中都不能毕业,更不用说上重点高中了……”新学期刚开学,又一封感谢信寄到李芳的手中,高一学生杨怡在信中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杨怡,是一个父母离异的留守学生,父亲远赴东莞打工,母亲回到贵州老家,她由年迈多病的奶奶抚养。杨怡从小身体缺钾,病情严重时,身体瘫软无力,连续几天卧床不能动,每学期要发作两三次。作为班主任,李芳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每当杨怡发病时,她都会到其家中悉心照顾。为了帮杨怡改善生活,控制病情,她经常自己掏钱,给杨怡买牛奶、鸡蛋等。杨怡初中毕业,离异的父母为抚养费争吵不休,严重影响到她的心情和学习。李芳知道后,多次通过电话开导杨怡的父亲,常常一打就是1个多小时,终于解决了孩子的抚养费问题。

留守学生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李芳感到自己肩负着无比重大的教育管理责任。她牵头联合附近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心连心话吧”,举办留守学生“联谊活动”,组织留守儿童与家长网络“见面”,为留守儿童搭建健康成长的良好平台。十几年来,她先后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60多本,帮扶留守儿童500多人,指导留守孩子参加各级各类活动获奖1000余人次。她牵头成立课题小组,专门进行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课题研究,《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课题成果在全县推广。她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卓有成效,每年统考均位居学区首位、全县前列,为县上高中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质生源。

(本栏目稿件均由市教体局提供)

新闻推荐

岳池审计项目连续三年获省表彰

本报讯(谢充岳池记者站黄汉军)10月11日,记者从岳池县审计局获悉,该局审计项目连续三年获省审计厅表彰。该局认真执行审计法律法规,转变审计理念,以关注老百姓需求为重点掌控审计方向,注重审计项目谋划,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 四川省优秀乡村教师风采(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