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已建成68个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
12月9日下午,岳池县顾县镇高桥村6组村民曾群英,来到设在顾兴社区居委会的一家农村淘宝服务站购物。“上次买的床单被套还可以,还想再买点。”这家服务站的村淘合伙人杨栋矿坐在电脑前,一边滑动鼠标,一边向她介绍页面上的产品,从价格、花色、产地,一一进行比较。
作为全国第二批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岳池目前已建成包括淘宝、易田在内的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68个。岳池县以村淘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有哪些喜与忧?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张秋林 本报记者 王诗侠
三个月买了一年的货
“我不会电脑,今年以前从没网购过。”曾群英说,在村淘服务站,合伙人可以帮助代买、代付款、代收,产品不满意还可以帮忙退换,这让她很省心。自从顾县镇这个村淘服务站开业以来,她已经买了五六次共计1000多元的商品,“算下来这三个月买的比往年一年还多。”
村淘服务站的服务项目有网上代买、代卖、缴费、创业培育等。让农村居民触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让大家了解网购产品,杨栋矿不得不自掏腰包买了一些产品作为样品放在货架上。“起步比较难,大家接受了做起来就容易。”杨栋矿说,每个月代买能做到200多单,平均每月成交额3万多元。
今年7月底,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户岳池,9月30日,首批34个站点正式开业,截至目前,已建成47个村淘服务站点,每个站点的月均营业额在5万元左右。杨栋矿说,农村电商有巨大潜力,“双十一”这天他负责的店成交额达5万元,镇上还有超市通过村淘服务站在网站上进货。
2014年以来,岳池县着力构建电商发展大平台,今年已实现电商交易额6.5亿元。岳池县商务局局长段清华介绍,2016年岳池要建成350个村级电商站点,“村民最远步行1公里就能到一个站点。”
从买到卖才有利
杨栋矿主要的工作是代买服务,每月有2000多元的个人收入。在他看来,代买是农村电商的基础,代卖才是利润所在,顾县镇的豆干、杨梅等土特产就是一座待挖的“金矿”。
花园镇的农村淘宝合伙人姜林是岳池首个尝试代卖的村淘合伙人,几年前他有过在淘宝开网店的经历。这个月初,他的网店“华沃绿色基地”上线淘宝“乡甜”频道,与几家专合社合作推出藤椒、花椒、盐皮蛋等本地特产,可目前销售还不太理想。
姜林认为,农村有很多很好的农产品,但比较分散,没有顺畅地与市场对接。“要让消费者相信电商的产品,需要建立长期信用,这包括对质量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监管。”姜林正在探索与合作社和企业全生产链合作,包括代买种子、化肥、饲料等生产资料,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再通过村淘平台将产品输出。
姜林的村淘服务站办公地点位于花园镇场镇,由政府提供,面积20多平方米,岳池所有村淘服务站基本都是这种情况。姜林认为,代卖要上规模这样的场地面积明显不够,另外,生鲜农产品如何保存也是个问题。
段清华说,农村电商发展初期要解决代买问题,然后再推出本地农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将会首先享受到产品输出的好处。明年,面积10000余平方米的岳池县电商产业园将会投用,全县43个乡镇都会建成电商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站,形成县乡村电商服务体系,“我们也在探索依托实体店建站,降低农村电商的经营风险。”
新闻推荐
本报讯(罗武林记者王诗侠)1月11日一早,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村委会活动室聚集了不少村民,他们在等待县文广新局送来的图书。9点刚过,送图书的车出现在活动室门口,村民们七手八脚把这些书搬进了农家书屋。...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