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岳池成为全省通报表扬的35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中的一员,岳池位居上游。与此同时,岳池县城入选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罗渡镇被评为环境优美示范乡(镇),8个村被命名为美丽乡村……一系列耀眼的光环让被称为“银城”的岳池更加引人注目,短短几年时间,岳池究竟为何能实现华丽蜕变,昂首迈向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肖勇 罗武林 张秋林 未署名图片由岳池县委宣传部提供
做好“兴业”文章 实现经济发展大提升
走进城南工业园,岳池县投资1600万元,融合声、光、电的高科技展示厅,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玻璃幕墙安装和内装布展;园区内厂房林立,绿树掩映,路网四通八达,一座宽敞靓丽的“新城”美不胜收。“我县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大力实施‘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弘文兴教、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加速岳池实现园区、城区、港区、景区‘四区合一、产城一体\’的发展蓝图。”县委书记李永平信心满满。
在省委提出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后,岳池县明确提出,要建设四川省医药产业强县、打造中国西部医药产业新城的宏伟奋斗目标。近年来,岳池依托科伦、科创等龙头企业,发挥城南医药产业基础配套日益完善的优势,成功引进同天生物、特色原料生产基地、生物制药一体化等重大医药项目。在医药产业招商实现重大突破的同时,该县充分利用毗邻重庆的优势,积极承接重庆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引进电梯整梯、摩托车保险杠等大型机械制造项目入驻,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今年上半年,在医药产业强势带动下,岳池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5.2%,拉动GDP增长3.17个百分点,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9354万元,同比增长135.74%,其中科伦药业纳税大幅增长,达到1.09亿元。
在工业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岳池县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2013年,该县粮食总产量实现“七连增”、第五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4年,紧紧围绕“面向大市场、建设大基地、经营大品牌、培育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两园一线、三带六片”现代农业发展布局,突出农民增收核心,不断壮大现代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夯实农业基础,创新经营机制体制,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全面提升,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上半年,共种植粮食作物134.12万亩,全年粮食预计总产52.69万吨,油料预计总产2.93万吨,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5%和4.2%;上半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4.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27元,同比增长12.5%。
做好“民生”文章 实现凝聚力大提升
“梦想过村里通电、通路,但从不敢奢望用上自来水,作为全镇最高的地方,用水比登天还难。”对于龙孔镇洞庭罐村这难于上青天的事已一去不返,该村在今年7月用上了大高滩集中供水工程的自来水,全村人告别了平时吃水找水,天干年成、农忙时节争水的苦日子。
该县坚持“民生导向”发展之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实施省、市、县民生工程148项,已完成115项;已安排民生工程资金18.37亿元,累计拨付资金12.32亿元,为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为了让农村群众喝上水、喝好水,岳池采取“建大站、延管网和分散式供水相结合”的办法,建成28个集中供水工程,解决24.48万人的饮水问题,提高66万人的饮水质量。为了解决出行难问题,该县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围绕大交通布局,新建岳池至广安快速通道,对广高路红庙至酉溪段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计划总投资7310万元,完成涉及32个乡镇、59个项目村的121.83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
与此同时,岳池积极建立分级医疗模式,使乡、村两级门诊就诊人次逐年递增,群众就医更为方便快捷。新农合报销比例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补偿比例达90%,县级定点医院82%。今年1月至8月,新农合共补偿183.14万人次,基金支出23084.87万元,占累计基金总额的66.47%。实行基本药物挂网采购、统一配送,药品一律实现“零利润”,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共为患者减少药品费用支出1282.5万元,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做好“文化”文章 实现城市品位大提升
“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800多年前,著名诗人陆游旅居岳池,被农村一片祥和景象所感,写下此诗,这首著名的《岳池农家》就这样传唱至今。
岳池决策层知道,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在寻求发展中,如何挖掘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为当地决策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探寻与摸索,岳池成功打响了“农家乐发源地”这张名片,更成功跻身“中国曲艺之乡”。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勃勃生机,成为岳池城市发展的标签,更成为当地县域振兴的核心利器,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全面提升。在李永平看来,如今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已俨然成为四川省曲艺发展和群众文化发展的一张名片,岳池的曲艺活动也已成为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代表。
气势磅礴的“中国曲艺之乡、中国农家乐之源”牌坊充分展示了岳池的门户形象。古朴典雅,风韵别致,集曲艺表演、群众休闲于一体的“和溪曲苑”,以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和戏剧活动家吴雪命名的“吴雪剧院”为岳池人民提供了观戏听曲和赏文益智的好去处。在岳池农家文化主题公园的四面,南宋文化一条街、中华美德墙、岳池农家文化展览馆、岳池乐苑、《陆游与岳池农家》青铜群像、《中国历代名人咏农家》诗歌广场、《魏明伦岳池农家赋》墙相映生辉,为岳池这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增添了古朴的风韵和文化元素,显示了其文气如虹的地域特色。在该县新建的“一坊二亭三廊”中,倡导着勤劳俭朴、孝亲敬老家庭美德的孝廉二亭,孝廉文化长廊、曲艺文化长廊、南宋文化长廊等工程无不彰显着这座县城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巧妙融合,岳池避免了‘千城一面\’误区,构建出自身城市特色,又展示了城市魅力,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岳池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莉说。
一座凸显“中国曲艺之乡”、“中国农家乐之源”的特色文化名城,开始屹立于四川东北部。
产业兴县
关键词
1
医药产业
讲述:我之所以放弃家乡选择岳池,看中的就是岳池医药产业规划长远、起点高,企业在这里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乐康药业夏龙飞
成绩: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7亿元,增长19.6%。新建园区道路4.5公里、管网13.5公里;拓展园区面积3.7平方公里,总面积达19.53平方公里;园区新建标准厂房21.13万平方米;城南工业园区医药专用污水处理系统加快建设,其中污水处理站正进行设备调试;分布式能源项目正在加紧协调用气指标,加快设计,年内可望开工建设;双回路电力线路完成规划设计,正加紧建设,园区聚集能力进一步增强。岳池县医药产业持续壮大,成功引进重庆南松医药中间体等6个投资上亿元、投产后税收上千万元的医药项目6个,入园医药企业达28户,涵盖原料药、制剂、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等9大门类。今年上半年医药企业实现产值11.1亿元,税收1.5亿元。
展望:2011年,岳池针对发展工业“无资源优势、无区位优势、无特殊政策”的实际,认真研判形势、大胆探索创新,作出了大力发展医药产业的决定,提出了打造“四川省医药产业强县”、“中国西部医药产业新城”的宏伟奋斗目标,举全县之力发展医药产业。预计到2017年,全县医药生产企业将达到50家以上,医药产值将达到350亿元;税收将突破5亿元大关。
关键词
2
商贸流通
讲述:与西部其他地区相比,岳池拥有众多的发展优势:城市的扩展和庞大的人口数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市场,加上岳池的交通十分便捷,有高速、通火车,发展前景广阔。
——岳池亿联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梅庆生
成绩:今年以来,岳池县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商务强县”的奋斗目标,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为着力点,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不断活跃城乡市场;以建设商务载体项目为契机,着力完善市场体系,提升商务档次和规模;以强化运行监测为手段,奋力争先升位,全县商务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预计前三季度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8亿元,同比增长10.5%;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2.62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外贸出口11357万美元,占全年目标的81.1%。
展望:岳池县将加快东湖城市综合体、亿联建材家居五金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按照“做大做强本地企业、积极引进外地规模企业”的思路,积极培育限上规上企业;扎实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商务企业商标注册和“三名”商标申报力度,做好“岳池米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推广使用工作,引导天登食品等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四川老字号”品牌,不断培育壮大骨干商务企业和支柱产业。
关键词
3
优质水稻产业
讲述:以前仅在自家承包地种粮食只是解决了田土撂荒和口粮问题,卖粮食换来的钱买件好衣服都不够。现在我们成立了家庭农场,承包了500亩地,种植优质稻后,每年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0万多元。
——岳池县九龙镇九道拐村种粮大户谭燕
成绩:2014年,岳池县大力实施“两新”战略,深入开展“三品”打造,努力延伸优质稻米产业链,推广优质水稻10万亩,产量5.6万吨,产值1.68亿元,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仅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种植就达2.2万亩。
展望:岳池县将以实施“两新”战略为手段,强力推进“农业前沿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战略,全面推广名、特、新、优新品种和国内先进新技术,切实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科院等科研教学单位的合作,着力提升水稻品质和产量,每年将引进世界前沿、国内顶级水稻优质新品种5至8个;以“千万”(千斤粮万元钱)工程基地建设为核心示范片,将引进的优质稻品种示范种植成功后以每年8万亩推广速度推进,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县推广优质稻面积40万亩,占全县稻谷种植面积80%以上。
以增加农民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精品农业产业龙头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开展优质稻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实行优质优价,力争优质稻订购价比收购价高15%以上,每亩增加产值400元;以提升岳池形象为动力,努力延伸优质稻米产业链,大力开发“黄龙贡米”、“九口井”、“宥白宥糯”、“岳池米粉”等品牌价值,搞好优质稻米精深加工,打造名符其实的“银岳池”。
关键词
4
蔬菜产业
讲述:以前种植传统农作物,除去成本,挣的钱少得很,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种植蔬菜,一年最高可种5季菜,每年有近20万元的收入。
——岳池县李二姐蔬菜专业合作社李桂兰
成绩:201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3万亩,蔬菜(食用菌)万亩现代农业标准示范区7个,其中新建2个,改建5个,新建和改造示范区9.5万亩,每个示范区面积都在1万亩以上。共建成千万工程高效基地3.5万亩,建设施蔬菜10万亩(新增1万亩),创建5个万亩高产示范园,蔬菜总产量达到135万吨,商品率达到80%,产品销售收入23亿元以上。完成示范区品比试验和选育工作,在朝阳乡秦家店村建品比园30亩,品比园共引进合川肉丝瓜、苦瓜、豇豆、花菜、甘蓝、莴笋、儿菜、榨菜等10余个主要品种,开展蔬菜品比试验20个。
展望:坚持融入大重庆、面向大市场、经营大产业、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取向,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坚持连片整理连片建设,补缺断档,生产无缝衔接,推行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品种适度规模,实现一个品种连片300亩以上,绿色防控100%,土壤生物有机肥使用100%。
新闻推荐
岳池县村民张春娴:我是12月19日因患丙肝从岳池县中医院转入省人民医院治疗的,之前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分级诊疗,也不知道什么是双向转诊,经过这次转院治疗,我对分级诊疗非常赞同。我这次转院既没有等待,也...
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