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灯戏,其历史悠久、生活气息浓郁、情趣幽默讽刺、形式短小活泼,在岳池农村广为流行。
相传,岳池灯戏起源于秦汉时代,主要用来祈福、消灾等。后来逐步演变发展成为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的具有巴蜀地方特色的早期灯戏。
岳池灯戏根植于此,成为川剧中独具四川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吸收了昆、高、胡、弹腔系及大量民间表演艺术,形成了特有的明快、活泼、幽默、夸张的风格,形式生动活泼。如果是在月去夜黑的时候演出,就需要点上装饰奇特的花灯,亦称在此花灯下演出的戏为“花灯戏”,即今之所谓“灯戏”。
灯戏的内容丰富多彩,以反映民众现实生活为主,灯戏始为自编自演,忙时生产,闲时演出,对规模、道具、演出场地等方面要求不高,只需类似堂屋、院坝、草坪、河滩等一块能容纳三五个人的活动平地即可,观众可在四周观看。
近年来,岳池县先后创作灯戏小品《裁师爷》、《赌媳妇》、《背新娘》、《收贡银》、《花轿情》等剧目,使岳池灯戏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奇葩,傲然怒放于艺术百花园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目前,在岳池农村中,有许多专门唱灯戏的半职业性演出团体,为农民演唱灯戏。
肖罗 本报记者 陈君 整理
新闻推荐
每日开行成都(东)与广安南动车组2对成都至广安两个半小时能直达本报讯(记者李欣忆)今日,兰渝铁路高(兴)南(充)线建成投用,串起达成铁路和襄渝铁路,让广安通动车成为现实,首趟D5176次动车也将在今日从成都奔向...
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