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 本报记者 陈君 文/图
在华蓥市东方红林场彭家湾管护区,68岁的罗兴毅老人是出了名的“犟拐拐”:16岁起不顾家人劝阻,只身来到大山深处植树造林。退休后又放弃在城里和家人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留在深山义务护林。
是什么原因让罗兴毅选择一生扎根深山?3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华蓥山深处的彭家湾,实地采访追寻答案。
1961年春天,刚满16岁的罗兴毅离开老家岳池县,来到华蓥山区的观音溪镇一家炼铁厂工作。罗兴毅回忆说,华蓥有3家炼铁厂,为了保证炼铁所需,大家都拼命砍伐树木。走在华蓥市境内的公路上,一眼就能望见山上裸露的石头。
看着光秃秃的山,罗兴毅十分心痛。当年冬天炼铁厂被关闭后,他不顾家人劝阻,主动要求到了当地的东方红林场,怀着一颗“还债”的心理,与工友一起植树造林。
为了早日重还华蓥山绿树参天的面貌,此后的18年里,罗兴毅克服困难,以平均每年栽植1万余株树苗的速度,和工友们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计划。到1980年时,4000余亩的荒山终于全部披上绿装。
在偿还“绿色债”的过程中,罗兴毅爱上了大山、爱上了森林。多次面对离开大山的机会,罗兴毅毅然选择了坚守。
1997年,按照政策,51岁的罗兴毅从林场内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主动提出留在林场,不要一分钱,义务巡山护林。对老罗的行为,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笑他“傻”:每月有退休工资,为什么放着舒坦日子不过要来受罪?罗兴毅的老伴和儿子也劝说他到城里生活。“我像带小孩一样培育树木,看着当年的幼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我早已把它们看做‘儿女\’。”罗兴毅说,他实在舍不得离开守护了30多年的大山和森林。
巡山护林,一要嘴勤,要经常向群众宣传林业法律知识;二要腿勤,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罗兴毅都要坚持一天两次在山里巡逻。彭家湾的林场面积有4000多亩,分布在无数个大小不同的沟坡山坳。随着罗兴毅年龄的增加,有时巡一趟山需要一天时间。在看似平静的护林岁月中,罗兴毅也面临过危险。他印象最深的是几年前,有一个盗伐分子非常狡猾,上山偷盗了几次树木都没有被抓获。罗兴毅经过认真观察,终于当场抓住了他。没想到,这名盗伐分子竟然从身上掏出一把刀,直接砍向罗兴毅。“幸亏当时躲得快,只受了一点皮外伤。”罗兴毅说,工友们赶到将盗伐分子抓获后,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告诉过家人。
如今,罗兴毅已经义务护林17年。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他愿意一生做大山绿荫的守护者。
新闻推荐
对于广安春叶食品有限公司采购经理龙川来说,每年夏季的辣椒收购都是件非常“头痛”的事:一旦贷不到款,公司现有流动资金不足以满足原材料收购,来年就可能出现“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8月12日上午,当...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