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网 余普
“我通过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栏目反映我父亲的低保问题,已经落实了,感谢你们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一个反映问题的平台……也衷心感谢岳池县朝阳乡党委政府为群众做的实事好事。”4月11日,岳池县朝阳乡高井圈村村民董善均一大早给本报打来电话,连声说着谢谢,并拜托编辑一定要把“昨晚发在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平台上的感谢信刊发出来”。
4月1日,董善均在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栏目反映:“父亲的低保一直没有办下来”。“几天后,朝阳乡党委书记便打电话给我予以解释。”董在信中说,“今年旱情比较严重,政府还为我家送去了救灾款。也为我家落实了低保。”
近日来,诸多网友在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栏目反映问题,内容涉及教育收费、环境污染、噪音扰民等多个方面。“内江市东兴区石子小学因教学楼修建3年至今未完工,全校9个班700余名学生已在校外租用门市上课长达3年多”,4月8日有网友发帖称,“门市外过往车辆特别多,学生安全存在重大隐患。”4月11日下午,内江市教育局给四川日报网发来回函,详细解释了该校教学楼工程延期的原因,并表示“目前该教学楼主体及外装工程已经竣工,计划2013年5月投入使用”。
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自2012年11月底上线以来,始终坚持“传递民情、联系群众、服务百姓”的宗旨,目前,平均每天收到网友问政近20条、相关部门回复近10篇。
新闻推荐
□胡佐斌本报记者陈四四岳池县赛龙镇天神堂村的猫儿沱,是渠江边上的古渡口,对面便是重庆合川市香龙镇大垭村和枣梨村。上百年来,两岸村民通过渡船互通有无。如今,40岁的蒋贤伟还在这里坚持摆渡,方便着...
岳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