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岳池新闻 > 正文

胡佐斌本报记者陈四四文图在岳池县西部的石鼓乡每月的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6-01 18:41   https://www.yybnet.net/

□胡佐斌 本报记者 陈四四 文/图

在岳池县西部的石鼓乡,每月的3、6、9日,方圆十里的百姓便聚集在距离乡政府约3公里的歹溪村赶集,已延续了数百年。这种古老习俗的由来,据说与歹溪村是江边的古渡口息息相关。5月初,记者前去歹溪寻访旧事。

200米老街和镇江寺

歹溪地处嘉陵江畔,位于南充、岳池、武胜三地交界处。如今的歹溪场镇,只留下两条街和一些残存的老建筑。

老街不足200米,狭窄的石板路两旁,还能看到古老的青瓦木楼、简陋的榨油房和叮叮当当的打铁铺。

从老街尽头左拐,便是下河街。老茶馆是下河街唯一开张的商铺,仅有4张方桌。70岁的茶老板坐在柜台边,静静地望着外面的风景。

绕过老茶馆,是戏院遗址,如今只剩下约半个篮球场大小的石坝。“戏院建得很好。”场镇上的老住户、80岁的赖国方说,邻街一面是戏楼,戏台朝里,柱头和木板上雕刻的全是戏中故事,非常精美。戏院两侧有厢楼,一般是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看戏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前,来这里看戏的人非常多,戏班子一来到歹溪,一般就要演上一个月。

在赖国方的记忆里,戏院旁的镇江寺是旧时歹溪最受人欢迎的地方。“规模可大了,占地有5亩。”他说,有魁星楼、王爷殿、文昌殿、韦陀殿、十八罗汉殿和观音堂等6个大殿。每年旧历的三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十分闹热,前来朝庙的群众人山人海。

如今,只有魁星楼保存较为完好。魁星楼内,仍供奉着多尊菩萨,一根房梁上还清晰地写着“大清嘉庆十肆年孟夏月下浣四日建修”的字样。

老纤夫的故事

“公子长大有六岁,嘿咗!一双娘爷命归阴,嘿咗!公子又到六七岁,嘿咗!伯父送他攻书文,嘿咗!七岁攻书十五岁,嘿咗!十六岁上入红门,嘿咗……”在村支书赖克富家中,86岁的肖国柱唱起了船工号子《清官图》。

肖国柱告诉记者,这是拉上水船时上陡滩唱的,主要是为了让船工的脚步走整齐,用力一致。下水有时也要喊号子,比如遇到急湾,船容易翻,船工们便要一起划桨,但这时号子一般比较简单,即“嘿咗,嘿咗!”

对于船工的故事,赖国方历历在目。“新中国成立后,镇裕镇组建了木船队,我是木船队队员。”赖国方说,木船队主要是把米拉到重庆,然后再把盐从重庆拉回来。而在喊号子时,一般都有人领唱。“遇到陡滩时,船拉不拉得上去,领唱的很关键。”

赖国方说,木船队最大的船有120吨,需船工33个。船工分6个工种:后家长、前家长、大组长、小组长、烧火工、挠工。后家长负责掌舵,前家长在船前面撑篙竿,挠工就是拉船子(纤夫)。从重庆拉到南充,一般要16天,吃饭都在船上吃。但根据工种不同,每天吃饭的餐数也不一样,拉船子每天要吃5餐,其他人员每天则只吃3餐。

当船拉到镇裕 (距歹溪较近)时,一般都要靠码头,或装粮,或卸盐,而一靠就是一两天,这期间,赖国方就可以回趟家。

如今,嘉陵江上的纤夫完全淡出历史舞台,永远留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的记忆中。

新闻推荐

第五组采访团走进岳池县乔家镇南山新村本报记者熊筱伟

第五组采访团走进岳池县乔家镇南山新村□本报记者熊筱伟陈君刘云云通往村里的小路在田间蜿蜒,路旁的蔬菜青翠欲滴、连绵成片……11月2日,“红色地标展新颜”和“幸福新村新生活”大型主题新闻采访...

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胡佐斌本报记者陈四四文图在岳池县西部的石鼓乡每月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