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佐斌 本报记者 陈四四 文/图
来到岳池县坪滩镇冉家店村,见一位老人在山坡上转悠。他拄着拐杖,每迈出一步都十分艰难,他就是冉从年,今年76岁,当地有名的根雕艺人。一个农民,是怎么与根雕结缘的呢?
屋后小山坡就地取材
冉从年是一位普通农民,怎么和根雕结缘的呢?
59岁那年,冉从年因病到医院检查身体,才知道自己患上了一种特殊的心脏病——心跳过缓,每分钟心跳搏动仅30—40次。在家休养时,忙碌农活大半辈子的冉从年很不习惯。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了一个介绍木刻的节目,当即产生自己想试一试的念头。
雕个什么呢?冉从年想,“中国人是龙的子孙,干脆我雕个龙头拐杖。”于是,他在山坡上找来一节小树根,回家自己琢磨起来。之后的几天,冉从年足不出户,就在家雕拐杖。四天后,看着自己亲手雕成的龙头拐杖,自觉雕得不错。
从那以后,冉从年爱上了根雕。每天,他都到附近的山坡上去转一圈,寻找适合根雕的小树根。
冉从年家屋后山坡上,长着许许多多的杂树,这就是他取材的地方。但冉从年给自己下了个规定:尽可能取主根上分生的小根,不因此破坏树木的生长。他在取根时,也十分谨慎:先把小树的树根刨露出来,觉得可以雕成什么东西时,再决定取根。若不适合,再用泥土把根埋上。
17年来,冉从年不知道自己从这块地里挖取了多少小树根。他也保持了一个习惯:只雕拐杖。在他眼里,几乎每一棵小树根都能雕成各种各样的拐杖。
每当雕成一根艺术拐杖,冉从年还要给拐杖涂上一层光滑的油漆,这样看上去显得更加美观。在他看来,自己是爱好根雕,卖艺术拐杖不是完全为了钱,平时能挣点零花钱也就知足。遇到一些家庭十分贫困的残疾老人,对方给出多少,他就卖多少。而遇到一些熟人,他就干脆免费送。
龙凤拐杖成个人藏品
冉从年的家,现在存放着四五根艺术拐杖。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不卖的。“要是我哪天去世了,也当是给后人留点东西。”去年,冉从年患上半身不遂,右手已经无法再使用雕刻刀了。
冉从年从床头取出一根拐杖来,只见上端雕着三条龙和一只凤。“这叫三龙缠凤”,他说,当初他在地里找树根时,发现了两根并排而生的小檀木,其中一根的树干已被人折断。他把树根刨露出来后,看见两个树根相互绞缠在一起,于是根据根形,思考了好半天,决定雕成“三龙缠凤”。
“最难雕的是龙嘴里的珠子,仅雕这个珠子,我就用了4天时间。”冉从年说,这是将就本木来雕,别人无论怎样也取不下龙嘴里的珠子来。但雕时不容易把珠子稳住,若稳不住,就雕不圆。而且,雕龙珠时,稍有不慎,就可能把龙嘴上的龙牙折断了,龙牙一折断,整根拐杖也便雕废了。
在这根拐杖的长柄上,还分成三面,每面雕上一个形态各异的人物。“每次我把这根拐杖展示给别人看时,他们都说很像刘备、关羽和张飞。”也就是这根 “三龙缠凤”拐杖,有人出400元想买走,但冉从年一直不舍得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胡佐斌记者邹渠)3月26日,岳池县三安农业合作社联合社依法进行了工商登记注册,成为了该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的三安联合社,将采取“联合社+专业合作社+...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