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佐斌 本报记者 陈四四 文/图
3月5日,岳池县罗渡镇。场镇外的一条小河沟旁,成片的美国竹柳在微风中摇曳。树已有5米高,开始发出嫩绿的新芽。
种树人名叫胡加云。从2010年起,他在这条小河沟种下了第一批美国竹柳。然而,曾经也有人先后在此植树,却因年年被洪水淹没而不得不放弃。
无情的洪水却没有吓倒胡加云。短短2年时间,他在罗渡镇的一些河沟地和坡瘠地上,栽植美国竹柳和中华红叶杨2500亩,给小山村开启了绿色梦想。
带着绿色梦想返乡
2010年春节刚过,在重庆经商10多年的胡加云带着妻子回到了老家岳池,以每年每亩700元的租金在老鹰岩村和瓦窑沟村租地300亩。村民们很不理解,这位做生意的“大老板”要干嘛?植树节刚过两天,胡加云从外地购回2万株树苗,村民们这才明白,胡加云是要栽树了。
原来,前几年,由于年年洪水,罗渡镇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胡加云思忖:“如果土坡上都种上树,会不会好一点?”于是,他开始关注林业方面的知识。最后放弃在重庆的药材生意,回到岳池种树。
胡加云买的树苗是中华红叶杨和美国竹柳,据他了解,这两种树比较容易成活,属于速生树种,一旦成活后容易长成树林。一般5年后,这两种树的树高可达20米,树径可达30厘米。并且,这两种树用途广泛,不仅可作行道树、观景树,也可做板材、纸浆,还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种下第一批树苗之后,当年下半年,胡加云又新租地500余亩,全部种上了中华红叶杨和美国竹柳。
洪水淹没苗木6次
可到去年7月,一场干旱来临。太阳持续炙烤,800多亩树苗渐渐“蔫”了,树叶干得起卷,一些树苗甚至枯死。
胡加云心急如焚。他前后花去10多万元,租用了5辆农用车,购买了5台水泵、上千米的水管和特大塑料袋,不断为树苗浇水。抗旱20多天后,树苗终于保住了。
可是,旱情刚过,洪水又来袭。位于老鹰岩村的500多亩中华红叶杨和美国竹柳,全部淹没于洪水之中长达3天。洪水退去后,地里几乎看不到一株立起的树苗,全都倒伏在泥浆里。胡加云只好买来大量竹子,请了数十名工人将树苗扶立。但不久,洪水再次淹没苗木,冲走扶苗的竹竿。洪水退后,胡加云只得再次买竹子,请工人。3个月间,洪水先后淹没苗木6次。后来几次,连工人都劝胡加云:“我们不要你的工钱。不要再扶了,扶起了又要被水淹。”工人们告诉他,以前有两个老板都在这河边栽过树,都没栽成功。但胡加云却铁了心:“花再多钱也要扶,我一定要让它立起来!”
今年初,胡加云又将好几个村的河沟地以及其他被村民丢弃多年的荒地,以每年每亩300-500元不等的租金租了下来继续种树,总面积已达到2500亩。
为了种树,胡加云投入了全部家产,但他却无怨无悔。在他看来,让罗渡的荒山野岭都披上绿装,是一件造福罗渡后世子孙的事。“你不觉得很光荣吗?”
新闻推荐
广安开展“我当代表我为民”履职主题活动本报讯(刘习飞钟德波龚德军记者熊润频)“我是市人大代表曾作芳,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事就找我。”近日,在广安市广安区中桥社区居民王小成家,曾作芳正分送自制...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