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为民“警民亲”——四川司法行政部门落实“八件实事”系列解读
“感谢你们、感谢党委、政府!”2011年12月26日,当广安市广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再次出现在面前时,70岁的李明才动情地说。李居住在广安区代市镇光明路4栋2单元,在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他拿到了房产证,否则,无亲无靠的他可能居无定所。
自“警民亲”活动开展以来,广安市司法局紧紧围绕省司法厅提出的落实服务群众“八件实事”,以积极作为、有效作为、大有作为的工作热情,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用实实在在的惠民行动凝结警民亲情,在小平故里演绎着一个个感人故事。
调解为民
“广安模式”再探路
“郭主任,感谢啦!全靠你出面调解,我的事情才能解决!”广安区彭家乡天井村村民高兴翠拉着司法干警郭太平的手,激动地说。去年8月,高兴翠的丈夫在广安一建筑工地做泥水工时,不慎从19层坠楼身亡。事故发生后,工亡赔偿一直得不到解决。
无奈之下,高兴翠找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调解专家”郭太平亲自出马,在多次调解做工作之后,高兴翠终于拿到了56万余元的工亡赔偿金。
“调解成功只有起点,化解纠纷没有终点。”郭太平说。这位广安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曾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十大调解能手,在全省政法系统“警民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过报告。以其名字命名的“郭太平调解工作室”更是人民调解“广安模式”中的一抹亮色。
在“警民亲”活动中,广安进一步深化完善市县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即人民调解“广安模式”)运行机制,构建起了以市、县(市、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以乡镇、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专业性和行业性调解委员会为补充的市、县、乡、村、组、劝调员六级网络体系。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构建和谐,像郭太平一样,大量司法干警奔走在城市社区、田野乡村。
截至目前,全市创建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13个、派驻调解工作室33个。武胜县成立了新经济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邻水县新建九龙镇—长寿区万盛镇边际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进城镇小区、进农村院落等“五进”率达94%。全市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0877件,成功率达97.3%。妥善化解跨行业、跨区域重特大疑难纠纷200余件。
送法到家
满足群众法律需求
2011年8月23日,岳池县公证处接到一个申请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咨询电话。咨询者为罗渡镇蔡家两兄弟,但他们中有一个患帕金森病,另一个身带残疾。知悉情况后,该公证处立即安排公证员和当事人协商,并约定上门为其办证。
“邓大爷,你需要维权可以找我们,若有公证、法律援助上的需求,还可预约上门服务!”2011年8月3日,广安市司法局30余名干警兵分三路,走进万盛街道办事处长城小区、怡和居小区和长武街自建房片区,与居民们拉家常、听民意、问需求,送上慰问品和法律知识读本。
为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长期以来,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把普法作为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法治文化培育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举措。去年5月,广安市被中宣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随着“六五”普法启动,全市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以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法制宣传进万家”活动,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学法用法热潮。目前,全市共开展法制宣传980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5.7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10余万份。
温馨感化
“亲情帮教”彰显人间真爱
2011年9月25日,在四川嘉陵监狱会见室,一位来自邻水县的孩子,紧紧抓住父亲的手说:“爸爸,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照顾妈妈,我们等着你回来!”话未说完,父亲的眼中就涌出了泪花。
从2011年8月开始,广安市司法局联合当地团委、律协、义工联等组织,与嘉陵监狱共同开展 “同在一片蓝天下”关爱服刑人员子女系列活动。组织服刑人员子女200多人次到监狱探望,用家庭的亲情和温暖,教育感化了服刑人员。
开展“警民亲”活动以来,“亲情帮教大走访”活动在广安深入推进。全市集中开展了一次社区矫正对象大排查,掌握了社区矫正对象及其亲属的基本情况,并实行司法助理员、志愿者、社区干部和矫正对象一对一结对帮扶教育。
各区县司法局也积极探索新路子。邻水县司法局严格按照“周汇报、月见面、季考核”管理要求,为帮教、矫正对象制定详细帮教方案,落实帮教措施。岳池县司法局与四川嘉陵监狱建立联席帮教机制,为监狱服刑人员开展“送亲情、送乡情、送知识”活动,对刑释解教人员做到“帮思想、帮就业、帮创业”。广安区司法局与监狱联合实施预防重新犯罪一体化工程,联合多部门开展了“关爱明天,阳光人生”活动,看望帮教广安籍服刑人员。
截至目前,全市对271名社区矫正对象完善了档案,共开展“亲情帮教大走访”1040次,走访1696人次。访谈
把群众当亲人办好司法为民实事
——对话广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雷
去年6月以来,广安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扎实开展“警民亲”活动,全面落实服务群众“八件实事”,取得阶段性成效,受到省司法厅督导检查组和广安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问:广安的“警民亲”活动开展得如何?
肖雷:去年6月以来,广安市委、市政府把“警民亲”活动放在“坚持三次创业,推进富民强市”的大局中去谋划。全市政法干警紧紧围绕“服务群众,管理创新”主题,结合各自职能,创新服务举措,迅速掀起了“警民亲”活动热潮。广大政法干警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做了大量亲民、为民、爱民、利民、惠民的好事、实事,拉近了警民关系,整个活动成效明显。
问:在落实服务群众 “八件实事”中,有哪些好的做法?
肖雷: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势启动“六五”普法,科学拟制“法治城市”创建和“六五”普法规划,并从人力物力上予以保障;二是不断巩固和深化人民调解“广安模式”,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三是以法律援助站点、联系点为基础,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工作圈”;四是着力搭建法律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的平台,组建法律服务中心、重大法律事务协调中心等,推出预约上门服务、案件快速受理等创新机制和举措。
问:这些做法取得了什么成效?
肖雷:“六五”普法全面实施,全市普法工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学法守法的氛围日益浓厚;人民调解机制日臻完善,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法律服务执业管理规范有序,服务群众更加优质高效;广大司法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涌现出了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郭太平、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张建、全国律师行业党员律师标兵刘才伟等一大批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
问:广安持续推进司法为民办实事,还应从哪些方面继续着力?
肖雷:一是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管,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构筑公正执法执业的体系防线;二是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人员深入厂矿、社区,开展上门服务,提升法律服务覆盖面;三是继续深化人民调解 “广安模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重特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四是进一步拓展和畅通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渠道,走近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为广安大发展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尹勇 蒋海波 兰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梦媛)劳务输出大县岳池县不通火车,当地百姓要赶到周边的重庆、广安、南充等地才能乘坐火车。成都铁路局在岳池设了两个火车票代售点,并增加两部订票电话,安排专人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电话订...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