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岩摩崖造像大小不一,神态各异。
□刘敏/文 唐云峰/图
千佛岩摩崖造像,在沿口镇的印山公园内。造像开凿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新修武胜县志》载:“由沿口下二里,相传有仙人桥卧江底,秋冬水涸澄碧,隐约可见,泅者以深险,不敢前。东岸悬岩数十仞,宋嘉祐时镌佛像千余,趺跏半壁间,而多数无首,后人因建以寺,名千佛岩,岩上为白鹤观。”造像坐东朝西,分布在宽16米、高8余米的岩壁上,由“礼佛”和“弥勒说法”两组造像构成,整体构思精巧,造像比例匀称、各具情态。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礼佛群像规模宏大
用“气势恢弘”来形容千佛岩摩崖造像,一点也不为过。这里从上到下,有序排列着大小不等的造像千余尊,展示的是一幅肃穆庄严的礼佛群像,佛、菩萨、罗汉、八部众及佛国诸神应有尽有。早在1954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就曾派出专家团队到此考察过,除收集相关文字资料外,还拍摄了大量的黑白照片。笔者退休前,曾在省考古研究院亲眼见过这批珍贵的影像资料。
千佛岩摩崖造像这组宋代镌刻的礼佛群像,在川渝两地亦不多见。礼佛,就是向佛礼拜,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叹诸佛像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等。
千佛岩礼佛图,是古代石窟艺术中常见的一种题材。整幅浮雕采取横向构图,人形处理因此显得颀长,并略带向前的倾斜感,既保留了盛典中的佛家生活气派,又带有飘然如仙的宗教意味和凝然静谧的心境。同时,诸神含睇的姿态,与整个虔敬肃穆的氛围形成对照,流露出作者沟通人世与天界的欲求。这幅礼佛图还摆脱了古印度的犍陀罗风格,强化了本土的艺术色彩,因而变得单薄平浅,高浮雕的圆润光影不复存在,线条则成了艺术表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人与人的空间、人体的曲折起伏都用线条勾勒,特别是衣纹的处理,格外舒展流畅、疏密有致,颇有汉代画像以线求形的神韵,表现出民族文化与外来佛教艺术的完美融合。此外,从图中人物的衣冠、发式和伞盖、羽葆等仪仗制度看,汉化的艺术形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所以,无论从艺术史、宗教史的角度去考察,还是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去估量,千佛岩礼佛图都是当之无愧的瑰宝。
佛龛再现“弥勒说法”
千佛岩摩崖造像分上、下两层布局,下面是主龛,主尊是释迦牟尼佛;上面则是高不过10厘米的千佛世界,中间为未来佛弥勒。
千佛,指三世十方诸佛群像。大乘佛教有三世三千佛之说,简称千佛。有些千佛像旁还写有佛名。在佛教尊像谱系当中,有佛、菩萨、弟子、罗汉、天王、力士、天龙八部众等,其中单就佛像而言,小乘佛教宣讲只有一佛,即释迦佛,而大乘佛教则主张佛有无数,如恒河沙,正所谓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所以有三佛、五佛、七佛、八佛、十佛、十二佛、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十方百佛、百七十佛以至千佛之说。
千佛作为佛教经典的重要记载对象,在佛教造像艺术中自然会得到广泛的表现,常见于佛教洞窟、造像碑、造像塔等。千佛岩的千佛造像,均为趺坐禅定、着通肩袈裟,规整划一,横成排,竖成行,直看斜看都成列,座座相接,神秘莫测,增加了佛教的感染力。而且每一座佛像均有头光和身光,取端坐之态,双手交置于足上,面圆耳长。
千佛岩千佛像的中间,为未来佛的弥勒龛。画面表现的是,弥勒正在兜率天内为诸天演说佛法。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层天,那里的一天是我们地球上的400年,兜率天人的寿命是四千岁。按佛教教义,我们这个世界,在释迦牟尼佛去世后,将来会有弥勒佛降生说法,教化众生,这弥勒佛就是未来佛。弥勒佛在降生人间之前,就在兜率天宫的内院中说法。相传弥勒菩萨能为众生解说在佛法修行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疑难,因而在我国古代,有关弥勒的信仰非常盛行,弥勒净土也是我国早期净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武胜记者站陈本刚)2月27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明舟一行来到武胜县,深入融恒时代广场、人民广场、龙女湖旅游区、金易管业、安泰丝绸、雪花啤酒技改扩能搬迁项目等地,对武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