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佐斌(特稿类一等奖获得者)
今天参会的很多人想必都认识我,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胡佐斌,从年起,在广安日报社重点从事《川东周末》文化新闻稿件的采写工作。
是的,就是因为《川东周末》这个平台,两年来,我发表了若干文化新闻稿件,也因此结识了许多文艺界的大师,开启了一段美妙的记者生涯。我这次获奖的作品是《板桥苏联专家楼:见证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加上撰写的史料链接,共多字,配上图片,占据了《川东周末》的一个整版。《川东周末》如此浓墨重彩地推出,于我,不仅仅是稿费的多寡,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有了起跳、腾飞的欲望。
记得向编辑报选题时,我从《抖落尘埃的賨韵》一书中,看到了一座名为苏联专家楼的图片,上面仅有不到字的介绍,除提到苏联专家来武胜指导石油勘钻技术外,丝毫未提到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的这一背景。我当时之所以确定这一选题,仅是“苏联专家楼”这一名字本身所体现的新闻性。所以,采访当天,我们计划只是去看一下位于武胜县金光乡板桥村的苏联专家楼所在的现场,向当地村民了解一下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些事件即可。但幸运的是,我们居然找到了当年曾参与保卫工作的一位本地老人,他不仅向我们讲述了当年苏联专家的一些事,还重点讲了苏联专家离开的原因——曾经上了《人民日报》的女2井竟莫名其妙地没油了,最终让专家们失望而去。
其实,采访当天回到报社时,我仍然不知道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这一历史背景,后来通过查找资料,才让这一背景在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由于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以失败而告终,故在官方史料中,几乎找不到“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这一特定称谓,我也是在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中,发现了这么一句话——“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夺油会战,在四川盆地的中部拉开了序幕”。正是这句话给了我灵感,催生了这篇文章的标题,让整篇文章的立意一下子高了许多,同时也激发了我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写深写透的激情。
href="https://www.yybnet.net/sichuan/"target="_blank">四川省党报副刊好新闻一等奖。今天,这篇文章又获得了第四届川东周末文艺奖特稿类一等奖,我非常感谢,也非常感恩。我将以此为契机,倍加珍惜《川东周末》这个平台,写出更多精彩的文章来。
新闻推荐
href="https://www.yybnet.net/guangan/wusheng/201612/5771753.html">子女上学“受限”
“老赖”着急还钱
本报讯月日,“老赖”王某来到武胜县人民法院主动要求联系申请执行人侯某,协商还款事宜。判决生效后半年不见踪影的王某怎么突然着急还钱了?原来王某得知执行法官正在调查其子女就读高消费学校一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