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超林 吕宏 武胜记者站 江琪
8月25日,在猛山乡白楼村公路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七八个村民一边喊着号子,一边铲着沙石,干劲十足。“路修通了,脱贫的日子就不远了!”村民们高兴地对记者说。
这仅是武胜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胜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党员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摘“穷帽”,奋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全力打响***“攻坚战”。
凝聚强大合力
打响脱贫攻坚战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全面动员汇聚力量,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为此,武胜县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动员和部署***工作,层层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全县上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县级领导充分发挥带头带领的作用,经常性深入贫困村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协调解决联系贫困村问题。
全县142个帮扶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帮扶工作,3200余名干部职工与14608名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五个一批”牵头部门对14608名贫困户逐一落实帮扶措施。
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扶贫到村到户、做实落地的“总漏斗”作用,对全县133个贫困村细化完善脱贫规划,分类建立贫困户帮扶台账,按照***要求,扎实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异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帮扶工作。
133名驻村农技员发挥科技兴农的作用,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办法,现已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600余户。
改善生活条件
提升群众幸福感
8月26日,记者走进三溪镇箩篼岩村,只见平坦的水泥路蜿蜒穿梭,树荫环抱之下,白墙青瓦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村民们幸福的说着村里的变化。
贫困户李秀碧今年73岁,丈夫去世多年,儿子在外务工受伤致残。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今年,李秀碧家被纳入首批“三建四改”贫困户,如今改造建设已全面完成。
记者走进她家的新厨房看到,洁白的瓷砖、整齐的锅具,橱窗内的米面油分层储存。厕所已经由原来的旱厕改成水冲式蹲厕,还安上了淋浴器,地面墙面都贴了瓷砖,既干净又整洁。“以前,厕所又脏又臭,8月中旬改造完成后闻不到一丝异味。”李秀碧高兴地说。
据武胜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整合项目资金,实施贫困村水、电、气、路、房和环境改善,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通过财政补助、项目整合、贫困户自筹等方式,对70个贫困村6347户贫困户开展“三建四改”(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善人居环境,提升贫困群众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全县还计划生态扶贫和移民搬迁安置948人,地灾避险搬迁贫困户2户,完成320户的危房改造以及602户农村廉租房建设。
做强产业“文章”
跑出脱贫“加速度”
“扶贫的关键在于产业扶贫。”武胜县在***工作中,坚持“一村一品、连片开发”的发展思路,在稳定发展优质粮油基础上,大力发展晚熟柑橘、品质黑猪两大主导产业和优质蚕桑、生态渔业两大特色产业,同步发展效益、观光、休闲、创意、生态农业,努力形成主导产业集中成片,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在万隆镇飞来石村,村里引进业主回乡创业,贫困户们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业主发展冬枣产业,农闲时去基地打零工,一块土地可以获得两份收入。同时,村里还建设了50亩“冬枣新品种引进推广示范园”,发展村集体经济。
“村民们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将享受20%的分红。”该村“第一书记”杨驰云介绍说,2015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55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截至目前,全县已整合项目资金1778万元,在贫困村发展晚熟柑橘为主的优质水果8000余亩,新(改)建优质蚕桑基地1500亩,发展优质蔬菜1200亩、优质水稻4万余亩,新增出栏大牲畜0.96万头、特色小家禽10万余只,发展稻田养鱼和池塘养鱼300亩,让贫困村农户通过发展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卿瑶武胜记者站陈本刚)金桂飘香,秋菊逸彩。9月7日,县关工委、政府办、教科体局及万善镇等部门和单位组成慰问团来到万善小学,开展“爱心进校园·欢庆教师节”慰问活动,与学校全体师生1500余人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