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四海 武胜记者站 闫金强
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音乐室、美术室等一应俱全……这样的变化,如今在武胜县城乡中小学校都能看到。
近年来,武胜县抓住部省共建广安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契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育管理,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广大学子沐浴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中茁壮成长。2016年9月,该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督导检查。
狠抓基础建设
推进办学条件均衡
“砖头已经装好,可以起吊。”9月18日,记者在武胜县城东学校建设工地看到,现场塔吊林立,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教学楼主体已建至地上两层。
“新学校建成后,我们就可以就近读书了,不用去挤公交车了。”民族小学三年级学生张宇高兴地说,他住在中滩桥安置小区,每天都要搭乘公交车去县城读书,中午还要回家吃午饭,每天往返4次,要用去不少时间。
优化整合办学资源是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布点多、规模小、条件差和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等问题,武胜县充分考虑区域内学龄人口变化等情况,按照“布点合理、规模适度”原则,科学规划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近三年,累计改扩建中小学91所,撤并小学2所,优化村小22所,恢复村小2所,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学生就近入学。加快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新建嘉陵小学、外国语实验学校,扩建民族小学、城南小学、沿口初中、城南初中,累计新增班级204个、学位9710个,不断满足广大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
实施普惠教育
推进教育机会均衡
“现在我们一个班40多人,教室比以前宽敞多了。”9月25日,武胜县嘉陵小学五年级学生张佳乐高兴地对记者说。
回想起以前的“大班额”现象,张佳乐直摇头,“以前我们学校一个班有六七十人,教室里很挤,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大班额”一直是老师、家长、学生都头疼的难题。2012年,武胜县出台《武胜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控制学校班额,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做到均衡分班、均衡配备师资,不设重点班。同时大力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实施教育助学工程,确保了每个适龄少年儿童不因经济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实行县管校用
推进师资力量均衡
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关键在教师。今年9月,武胜县城南小学教师谭丽主动申请来到偏远的金牛镇小学任教,同时分管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像她一样,今年秋季,该县已有35名县城学校教师申请到了偏远的农村学校任教。
合理配置教育师资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城乡师资均衡配置,近4年来,该县通过教师轮岗互派、一对一帮扶、送教下乡、联校教研、大手牵小手等形式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进一步发挥出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县城教师支教、农村教师跟班学习等制度,构建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名优教师流动机制,搭建城乡学校联动平台,促进了城乡教学质量同步提升。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开考聘、县外引进等方式增补教师1148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步实施“万名人才培训”计划、“名师名校长”工程,使全县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明显改变、业务技能明显提高,师德师风明显转变。
强化政府履职
提升组织保障能力
“以前,乡镇学校有很多学生跑到县城或县外学校去读书,导致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严重,县城学校班额人数偏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落后,教师业务能力与县城学校优秀教师有一定差距。”该县教科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针对这种现状,武胜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六大”优先决策机制,不断强化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地位。建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揽总,分管领导督促落实,部门、乡镇、学校分工负责的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县委、县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教育发展问题制度和人大、政协专项调研督导机制;建立了县级领导包片、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和县教科体局工作人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经常深入学校现场办公;完善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议教制度、片区督学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出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监督和问责办法,将教育工作纳入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和政绩、年终绩效考核,全程跟踪督查,确保责任落实、工作到位,有力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新闻推荐
□武胜记者站江琪文伟9月27日上午,出席武胜县第十二届一次党代会的170余名党代表兵分两路,来到人民广场、龙女湖旅游度假区、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等现场参观,实地感受城市和乡村的勃勃生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