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记者站 文伟 闫金强 本报记者 刘婧
眼下正是初冬时节,11月13日,记者走进龙庙村看见,挖掘机、运输车等各种工程机械正在堰塘边、道路上紧张施工,村民在田地里忙着种植时令蔬菜,整洁的村舍再也看不到过去垃圾成堆的现象……所到之处一派喜人景象。
龙庙村位于武胜县鸣钟乡西北部,距鸣钟场镇5公里,因道路交通状况落后、产业发展基础差、村民就业竞争力不高等因素,农民增收困难。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555元,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实施***后,龙庙村奏响“三部曲”,各项扶贫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
干群一家亲 奏响扶贫“前奏曲”
“快进来喝口水,休息一下!”40多岁的刘坤礼满脸笑容地招呼着从他门前路过的龙庙村村干部陈加林、陈代林一行。如今,老百姓对龙庙村领导班子,不再充满抵触情绪,而是把村班子成员当作关心百姓冷暖的亲人、带领百姓致富的恩人。
刘坤礼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在家养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他靠务农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生活实属困难。村干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不仅帮他的孩子申请了助学金,还为他量身制订了脱贫计划,鼓励他发展养殖业拓宽致富路,并为他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现在只要村里要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我们都随叫随到!”
这一变化源于该村领导班子加强队伍建设,为该村构筑起坚强的“战斗堡垒”。“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队伍建设是扶贫的基础。”面对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长期不作为现象,该村“第一书记”陈加林认为扶贫工作得先向村干部队伍“开刀”,要求村干部每天轮流在村活动室值班,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同时,逗硬村干部奖惩,提高了村干部执行力,极大地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公信力,“用我们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村民的‘幸福指数\’,值!”
抓基建促发展 奏响扶贫“进行曲”
拓宽公路、整修山平塘、修建村文化广场……当下,龙庙村争取到项目资金近400万元,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等1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把龙庙村至高坡村近5公里的公路拓宽1米。现在村里车流量大,本就狭窄的公路让群众怨声载道,拓宽主干道有利于确保村民出行通畅及生命财产安全。”正在施工现场忙碌的陈加林说,“路通则财通,脚下的路平坦了,村民的致富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等这段路扩宽了,我们做买卖、跑运输就方便了。”这些天,常来“监工”的老上访户陈淑菊激动地说,她门前还将新修200多米的堰塘路。过去,该村村民一直为堰塘路发愁,一到下雨天,路就烂糟糟的,肥料、饲料运不进来,畜禽产品和土特产运不出去,产业发展不起来,还经常有人摔倒。因为路不通,村里好多小伙儿都打着“光棍”。“现在路修好了,我们致富也有盼头了,再也不会去上访了!”
据了解,龙庙村堰塘年久失修难蓄水,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挫伤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这一“症结”,龙庙村在乡政府、县水务局等的帮助下,就水利工程蓄水量、灌溉面积、工程选址、受益贫困人口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划,拟整修4口蓄水池、3口山平塘,改造6处囤水田,整治2.5公里排灌渠。
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很快感染了村里的乡亲,许多村民也开始有了敢富、能富的心劲儿与干劲儿,不再“等靠要”了,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志气也慢慢被“扶”了起来。
引业主拓产业 奏响扶贫“收尾曲”
龙庙村***工作渐入佳境,很快就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
前段时间,在云南、广西等地做了30多年水果生意的彭兵与侄儿接受家乡邀请,返乡创业。两人准备投入1000多万元在家乡发展果蔬种植、畜牧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并注册商标,成立合作社,向村民免费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带动周边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11月12日,彭兵早早地来到施工现场指挥着挖掘机开凿山路。他告诉记者,最初这里是一片荒山,野草有一人高,施工之前,他找了几十个人割了几天野草,挖掘机才能勉强进场作业。他指着不同的方位,向记者一一介绍他规划的产业链,“等路修好了,我会在这里挖鱼塘,在那儿建养鸡场,在那边打造果蔬基地……”
除了引进业主,龙庙村还将实施以李子和梨子为代表的水果种植业以及水产养殖、山羊养殖、规模家禽养殖等***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探索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砍断穷根、开掘富源。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于大多数贫困户缺乏科学的种植、饲养管理技术,龙庙村还将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在全村开展相关技能培训,解决贫困户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增强群众致富的“爆发力”。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规划产业正在崛起,龙庙村驶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采访结束时,陈加林对记者说:“现在,龙庙村绘就的五年脱贫蓝图正逐步变成现实,相信明年初,村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再请你来村里感受我们新村新面貌。”
新闻推荐
□陈桂芳武胜记者站江琪“修路这笔钱,我们一定要把它交了!”近日,武胜县万隆镇阳河村支部活动室人声鼎沸,30多名村民聚集在一起争着投钱修路,一派热火朝天。该村“第一书记”谭涛走家串户为大家做思想...
武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