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记者站张国盛/图 本报记者 刘莉华/文
核心
提示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牌坊场。
1949年12月,牌坊场首次被改称为“牌坊村”。
2002年牌坊村开始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1700余名村民开始建设农民新村——牌坊新村。
2004年牌坊新村村民集体入驻新村,村民苏小勇先行先试,办起了牌坊新村第一家农家乐。
2008年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免费对游客开放,牌坊新村旅游业迅猛发展,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000元。
2013年10月11日,牌坊新村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8年广安提出建设红色旅游胜地,牌坊新村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2019年借鉴牌坊新村经验,全市计划新建幸福美丽新村400个。
17年前,牌坊村开始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全市农民新村改革的“列车”自此始发。今年66岁的协兴镇牌坊新村原村党支部书记邓治君依旧记得那次翻天覆地的变革,全村1700余名村民整体搬迁到新村聚集点,世代以务农为生的村民,从此迎来巨大改变。
经过多年建设,如今,牌坊新村村民住上小“别墅”,吃上“旅游饭”,与邓治君一样,细数着生活中的一处处新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出门就是水泥路,房前屋后也有小公园,比城里都美。国家富强了,我们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幸福生活,见证了新村改革试点的成功,一个个幸福美丽新村在广安大地快速崛起。
饱含历史记忆
一代伟人邓小平诞生在此
1904年8月22日,一代伟人邓小平出生在牌坊场。这个因嘉庆年间朝廷表彰村人邓时敏生前任大理寺正卿时功德卓著,赐造了一座“神道碑”和“德政坊”而得名的村庄,饱含着满满的历史记忆。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牌坊场首次被改称为“牌坊村”。
“更名之初,我家就在离小平故居不到300米的翰林院子。”邓治君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年间,牌坊村村民还很穷。那时,我们一家8口人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穿斗结构房子里,经常挨饿,吃过树叶、树皮、糠、白泥巴。”全村绝大部分村民和邓治君一样,生活极其艰苦。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邓治君回忆,1978年的牌坊村,老百姓穿的是破烂的老白布、老蓝布制成的衣服,住的基本上是阴暗潮湿的土墙房子,走的是稀泥烂路。一旦遇上天灾,吃的就不够。
1978年12月,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此后,势不可挡的改革大潮很快在中华大地掀起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波澜。偏居川东一隅的牌坊村,逐渐发生了变化,一部分村民开始外出务工挣钱,有人开始修建楼房,也有一些村民就在村里面开起了小厂,邓治君家就是改革开放后牌坊村农民致富的一个缩影。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我家建过3次房。”据邓治君说,从部队退役后,他学过泥水匠,办过预制场,挣了一些钱,随后修了两间瓦房,1989年开始建楼房,1995年他又重新修建了一栋350多平方米的楼房。
外出打工的村民们生活虽然逐渐富裕起来,但是对绝大多数牌坊村民来说,还是面临着跨不进富裕门槛的无奈。200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如果家里有孩子上学,或者有人生病,那钱就远远不够用了。要想致富只有发展别的副业,但风险又太大。”村里的张国秀老人说。
走出困惑,满怀希望
牌坊村开始建设新农村示范村
国庆“黄金周”期间,上万名游客来到小平家乡广安,通过一场小平故居之旅,瞻仰伟人、了解历史。“天天客满,把我忙坏了,但累并快乐着。”乡情农家乐老板谭继平说起自家生意,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果不是搞新农村建设,我们哪里会有这样的好日子哟!”谭继平告诉记者,2002年,根据邓小平故居保护区整体规划,同他一样,全村1700余名村民从邓小平故居保护区核心区陆续迁出,开始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
回忆起那段日子,谭继平记忆犹新。“消息公布的当天,我选择持观望态度。”谭继平说,虽然规划建设的新农村很漂亮,是中国西部地区一流的农民新村,但穷怕了、苦怕了的牌坊村人依然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
“整体搬迁之后,我们靠什么生存?”村民杨生琼认为,同意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不仅要拆迁现有住房,还要放弃农村户口,全部转为城市居民,这让世代依靠土地生存的牌坊村人感到困惑。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开局不利,邓治君只有一户户做思想工作。经过长达一月的动员过后,在骨子里拥有敢闯敢干精神的牌坊村村民最终在协议书上签了字。“签了字,就等于破釜沉舟。”村民秦官菊是带头签字的村民之一。在她看来,小平家乡牌坊村,一代伟人诞生地,这里的村民应该无条件配合政府,搞好幸福美丽新村试点建设,在全市起到带头作用,用实践践行小平同志的小康之路。
秦官菊的这一赌注,让她成为赢家。两年之后,望着自己的新家,秦官菊做梦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能住进如此漂亮的乡村别墅。187栋川东民居小洋楼聚居排列,之间遍种果木,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门口,村里水、电、气、宽带、闭路电视一应俱全,他们一家人在新家里过了个幸福年。
虽然新村效果已经超过了预期,可建设的步伐仍未停止。邓小平100周年诞辰前后,牌坊新村又先后建起了村民广场、饮食文化小区、村委会办公室、村史陈列室、宣誓墙、健身场、篮球场、旅游厕所等功能性设施。此后,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400万元,在新村内改造供电主线路;投入110万元,解决村内300多盏路灯的亮化问题……
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推进,牌坊新村迎来了全新飞跃。2008年,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免费对游客开放,牌坊新村旅游业迅猛发展,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000元。此后,魅力四射、璀璨夺目的牌坊新村先后获得“中国村庄名片”“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生态文明村”等殊荣。2013年10月11日,同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一样,牌坊新村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红色旅游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面旗帜。
村民吃上“旅游饭” 牌坊新村成为全市新村建设样板
“作为一名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热心、耐心、细心的服务意识。”10月7日,牌坊新村“清丽园”农家乐里,老板苏小勇忙里偷闲,对农家乐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业务提升培训。其实,这样的培训苏小勇每周都会开展,目的旨在提升接待档次。
其实,早在2004年,作为第一批敢吃螃蟹的创业者,苏小勇就敏锐地发现,牌坊新村具有开办农家乐、农家客栈的巨大商机。同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引导下,苏小勇先行先试,将自家房屋进行了简单装修,办起了牌坊新村的第一家农家乐。
“开办农家乐,让我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苏小勇告诉记者,由于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优势,“清丽园”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他的收入也节节攀升,从最初的年收入5万元,发展到年收入超过20万元。
这一次成功的尝试,打开了牌坊新村人致富梦想的大门。村里很多人纷纷开始效仿,不断复制苏小勇的成功模式。他们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系列政策,依托紧邻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这一天然优势,充分利用这一“红色”旅游资源,以及新村的绿色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陆续开起了农家乐和农家客栈。村民蒋冬梅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如今,蒋冬梅的冬姐酒店集餐、住、茶于一体,旺季时平均每天能接待十几桌客人。
近年来,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不断提档升级,吸引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游客辗转前来,一睹小平故里风采。牌坊新村也迎来了发展春天,村民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迄今为止,牌坊新村已发展农家乐52家、农家客栈118家,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万余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也从2003年的20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8000元,足足翻了9倍。
牌坊新村村民生活逐渐富足起来,但幸福家园不应只有漂亮的房子、优美的环境和富足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和文明新风的培育。
“我们针对新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力‘除陋习、树新风’,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突出问题,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牌坊新村村党支部书记李良国告诉记者,为将牌坊新村变为新型社区,将村民变为市民,该村不断加强新型社区治理,不断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不断探索保洁员、司法助理员、科技推广员等进社区,努力将牌坊新村建设成为群众满意度更高、幸福和谐度更高的新型农村社区。
幸福的今天已在眼前,更加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牌坊新村村民的生活不仅红火,而且甜蜜。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借鉴复制它的成功经验,一个个农民新村在广安大地快速崛起。据统计,近年来,广安市已经建成像牌坊新村这样的幸福美丽新村1448个。2019年,计划新建幸福美丽新村400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甜甜)9月29日,市委组织部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湘为市委组...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