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卢琴)9月9日下午,在广安区龙安乡勇敢村,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正在与来自成都的环卫设备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现场察看村里的环卫基础设施情况,并将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人口以及环境承载容量等因素,规划在村里试点垃圾分类以及建立乡村垃圾清运处理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自环保督察“回头看”开展以来,广安区持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引导村民养成文明习惯等举措,努力实现“村美、景美、人更美”的目标。
在勇敢村,记者看到环卫清运车辆停靠在村里的垃圾池边,待环卫工人将垃圾池里的垃圾清运完毕后,将其运往指定的垃圾处理站进行有效处理。
“我们正要在几个乡镇先行推广垃圾分类示范,采取定时定点的方式,用垃圾清运车进行收运,保证日产日清。”广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广安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主任尹建华表示,“如果效果好,后期将在全区推广。”
治理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要完善村里的环卫基础设施以及垃圾清运制度,让村里的垃圾及时得到清运和处理,同时还需要村民们自觉爱护环境卫生。
在勇敢村村干部的宣传引导下,多数村民一有时间便会将家里以及周边的环境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垃圾分类处理。村民徐明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天,村干部给我们发放了垃圾分类的资料,也给我们讲解了哪些是有害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我们都按着讲解把垃圾分类了。”徐明说。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完善垃圾清运设施和服务,建立专业高效的清运体系,完善垃圾末端回收体系,因地制宜地选择垃圾治理模式,降低垃圾治理成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尹建华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9日至9月10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分批次对该院4000余名新生进行了入馆教育。此次新生入馆教育分集中讲课和...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