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广安书报社”。1941年5月底,在中共广安县委的支持下,丰炜光、李锡九、汪龙文、吴奉昭、杨玉枢、唐敌侠、陈华一等人集资开办了“广安书店”,丰炜光任董事长,聘请陈运钧任经理,秘密出售进步书刊吸引和团结青年学生。11月中旬,中共党员唐吉成开办“广安书报社”,自任社长。
开办“安顺字号”。1941年8月初,中共广安县委书记余立言和党员汪龙文积极支持广安县银行练习生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经吴奉昭的密切配合,斗争取得胜利。同时,为了筹集党的活动经费,掩护来往同志,余立言、汪龙文又在厚街51号开办了“安顺字号”,经营木材、木炭与布匹批发业务。
成立“三三川剧改进社”。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共党员杨玉枢利用袍哥组织出面开设茶园,联络广安县各阶层人士与川剧玩友,并邀集川剧界的王贵昌等知名人士,于1944年4月,成立了广安“三三川剧改进社”(以成立日农历三月初三得名)。杨玉枢出任社长,下设导演、编剧、音乐、拳术、道具、总务、基功、军训八个业务组。由王贵昌负责业务兼唱腔老师;王余膏负责剧本的曲牌与声腔设计,兼管总务工作;申万均负责乐器演奏;蒋泽均负责对外联络;艺人张光庭负责指导师生练功和辅导学员基本功训练;谢灵犀担任文化老师兼编剧;潘云程、杨大贵等人担任念戏和排戏;周稷、周炎负责绘制服装、景片和舞台
美术设计;田煌、唐海泉负责服装道具的设计、制作和保管;罗克宣负责师生的生活管理和指导师生的军事训练。
“三三川剧改进社”首批招收了40名学员(先后招生五批,共100余人),大部分来自孤儿院的孤儿和城乡贫民的子女。剧社开科后,立即破除了旧科班的陈规陋习,采用正规的艺术学校培训方式办社,不仅有练功、练嗓、排戏等川剧表演艺术的各项基本功,还开设了文史、讲剧本、练书法等文化课和武术、体操、军训等健身课。要求老师去掉江湖班子的习气,处处以身作则,既教艺也教人,培养科生有志气、有理想、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剧社以“高台教化”和“寓教于乐”为宗旨,改革排练传统剧目,创新编演
时装川剧。新戏排出后,杨玉枢亲自带领全班人马先辗转广安各场镇,然后奔赴附近的10多个县区公演,以新人、新戏、新台风吸引和教育广大观众,与周围各县民主人士建立了广泛联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好评。通过戏剧的演出活动,不仅广泛宣传了革命进步思想,还锻炼出了一支名震巴山蜀水的文艺新军。之后,“三三川剧改进社”并入四川省川剧院二团,不少社员成为享誉成渝等地的川剧名角和骨干。
新闻推荐
□蒋真2017年12月20日星期三晴“蒋书记,感谢你们送来这么多东西,我们能过个舒心年了。”接过电视、衣柜、棉被等爱心物资后,前锋区小井乡双流村贫困村民李功勤激动地对我说。2017年12月初,我在入户...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