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站陈定军廖小兵本报记者刘定春
前段时间的柚子节,为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带来了300多万元的销售订单。全村都在大丰收,今年48岁的杜修珺正是订单的受益者之一,11月14日一大早,她就忙着把自家的柚子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客户车上装。
杜修珺一边装,一边和记者聊起天来,“昨天又接了个大单,一下子要300个柚子,这些都是今天忙着去摘的。”
杜修珺家里有500多棵柚子树,今年能卖个啥价钱呢?
“少说也有七八万元,销路是不愁的。”杜修珺语气里透露着喜悦。
卖柚子收入七八万元,这要是在以前的群策村,想都不敢想。但现在,这样的收入,还不属于“冒尖”的。
“我们村种柚子最多的一家人,一年能挣20多万元。”杜修珺说。
同样是种柚子,为啥以前的柚子不好卖,现在大家抢着买呢?记者从该村的种柚能手冯桥廷身上找到了答案。
冯桥廷,土生土长的群策村人,今年74岁。种了一辈子的柚子,对于龙安柚,冯桥廷称得上是半个“专家”。但这两年,这位经验丰富的种柚老人,俨然变成一位虚心求学的学生,不管是村上开展的“农民夜校”,还是农业局技术人员田间地头讲授技术,他总是积极地去学习。
“我们这些老年人,很多时候种柚子只凭经验,但现在时代变了,更多还是要讲科
学方法。”冯桥廷不仅学到了很多新技术,还学到了不少新理念。“现在,我们就是要种高品质的柚子,只要柚子味道好、质量好,生态健康,就不愁卖。”
如今,走进群策村,谈起龙安柚的种植和现代管理方法,村民们个个“满腹经纶”。村级公路通到了每家每户,串联起整个柚子产业园,打通了对外销售渠道,土生土长的龙安柚通过技术改良和统一的品牌包装,摇身变为大家争相抢购的“香馍馍”。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记者从群策村农安柚增值的方法中找到的答案是:改良品种、精细化管理、品牌包装。
而在位于前锋区的广安和诚林业公司加工厂房里,记者则见证了花椒价值成倍提升的全过程。
11月,早已经过了花椒采摘的季节,但和诚林业公司的加工厂房里仍是一派繁忙景象。在这里,一粒粒花椒经过不同工序,实现不同的价值提升:从群众手里收购鲜花椒,通过加工做成保鲜花椒反季销售,可实现增值18%左右;鲜花椒做成干花椒,可实现增值25%左右;鲜花椒经过榨油变成花椒油,可实现增值45%到50%。
但在广安和诚林业公司副总经理赵平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要实现更大的价值提升,必须进行更多样化的深加工。”
走进和诚林业公司的产品展示厅,花椒茶叶、花椒酱、花椒芽菜……一系列花椒
深加工产品,传递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信息: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胆改革创新,提升经济效益。今年,该公司还迈出探索循环经济的第一步:将花椒枝条粉碎,做成林芝、羊肚菌的培养料,目前,第一批灵芝苗已经在基地试种成功。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赵平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我们将立足于发展绿色生态的立体农业经济,让花椒物尽其用,实现更大的增值空间。”
快评:
只有优化供给
才能提质增效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从群策村的龙安柚增值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柚子卖得更好,价格卖得更高,就要紧盯市场,选好品种,用好的技术,提高柚子品质;而从和诚林业公司的花椒增值方法中,我们看到,对花椒进行深加工,则是该公司让花椒的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实现更大效益的秘诀所在。在农业发展逐步向更高层级跃升的今天,只有紧盯供给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才是让农业真正成为富农之途的关键之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林苟兴全记者雍剑波)12月4日,广安市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广安家事审判改革创新工作的相关情况。据了解,早在2006年,广安法院就单独设立广安区协兴家事法庭作为专门审理家事案件的...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