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广安新闻 > 正文

广安区建立“四大机制”确保就业扶贫有序开展,做到“六个到位”实现就业扶贫全面覆盖,采取“四项举措”形成就业扶贫社会合力让更多贫困群众端稳“饭碗”

来源:广安日报 2017-08-14 04:27   https://www.yybnet.net/

□兰建兵邓型莲吴豫勇广安区记者站廖小兵

一年前,官盛镇羊角村已经年过六旬的贫困村民杜茂琼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村内保洁的公益岗位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让她有了带领全家人脱贫的底气。

像杜茂琼一样,去年以来,该区共有1203人在村级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就业。

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广安区坚持“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工作目标,围绕“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工作思路,以就业援助、就业培训、产业带动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贫困户就业得到有效保障。全区贫困家庭劳动力4196人,实现就业4196人,就业率达100%。

夯实基础“四大机制”确保就业扶贫有序开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该区从夯实基础建立机制做起,加强工作组织领导,摸清扶贫对象底数,搭建就业扶贫平台,强化政策宣传引导,促进就业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为统筹推进就业扶贫提供了坚强保障;区人社局成立了就业扶贫领导小组,确定了专门工作人员,实现了工作总揽;各乡镇签订了“消除零就业贫困家庭”承诺书,确保责任到村到户;督查督办强力跟进,保证相关工作扎实推进。

建立对象底数建档机制。建立“一库五名单”台账(贫困家庭劳动者实名制数据库和转移就业、企业吸纳就业、职业培训、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名单),并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全面摸清了全区劳动年龄段内贫困家庭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

建立就业平台服务机制。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完善“区、乡、村”三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全区各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均配备了劳保协理员,专门从事就业扶贫工作,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足不出村享受就业创业服务。

建立政策宣传机制。广泛采取召开院坝会、村级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宣传就业扶贫各项政策,做到贫困户家家有《就业扶贫宣传手册》,贫困村村村建有就业扶贫公示栏,保证贫困户对就业扶贫政策全面及时知晓。

分类施策“六个到位”实现就业扶贫全面覆盖

“参加扶贫技能培训后,我学会了焊工技术,现在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去年就脱贫了。”8月13日,广罗乡学堂村村民高小龙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原来有点懒,后来在帮扶干部的动员下,参加了区就业局开展的免费技能培训,现在有了技术找工作容易多了。

去年以来,针对不同条件的扶贫对象,广安区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强化劳务输出转移等方式,推动就业扶贫实现全覆盖。

开发岗位,政府兜底安置到位。将村级公益性岗位开发作为整个就业扶贫工作的破题之举,共开发贫困村村级公益性岗位1360个,主要从事村内保洁保绿、扶助孤寡家庭等公益事业,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逐月发放岗位补贴,有效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足不出村即可就业脱贫。目前,全区已有1203名贫困劳动力实现上岗就业。

因人施策,技能提升培训到位。紧紧围绕产业特色和用工需求,为扶贫对象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创业水平。对有到园区企业就业意愿和能力的,直接组织其到企业参加岗前培训,合格即上岗;对难以转移就业、但有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需求的,由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其种养能力。将培训地点移至村活动室、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实现贫困户便捷参训,有效保障培训效果。去年以来,全区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4193人次。

精准对接,劳务输出转移到位。坚持把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巩固和深化与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积极搭建信息对接平台,精准对接劳务需求,通过转移就业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增加稳定收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输出1680人,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左右。

就近就地,本土企业吸纳到位。充分考虑贫困群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愿望,在努力挖掘区内就业岗位的同时,结合产业规划积极培育服务业、电子商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就近转移一批;大力推行“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种养大户+贫困户”“农村电商+贫困户”等结对就业帮扶模式,推动本地就业一批。全区农村贫困劳动力县内转移就业人数达296人,其中农合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213人。

培树典型,创业引领带动到位。把培树农村创业先进典型作为促进农村贫困家庭致富增收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积极吸引优秀农民企业家、农民工等返乡创业,通过创业带动一批贫困户劳动者实现就业;另一方面,鼓励贫困户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创业,将其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范围,并为其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指导、创业培训等支持服务。目前,全区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成功实现创业26人,并带动就业55人。

搭建平台,专项活动招聘到位。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普遍缺乏就业信息渠道的问题,大力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和扶贫专场招聘活动,组织企业创新开展“就业扶贫赶场日”活动,推动招聘下乡、送岗入户,实现获取招聘信息不出村、人岗对接不出镇。全区共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5场次,组织进场企业33家,提供岗位2235个,达成就业意向1203人。

广泛动员“四项举措”形成就业扶贫社会合力

肖溪镇桥梁村地处偏僻,沟壑纵横,是一个产业发展滞后的地方。自2016年3月区林业局、肖溪镇引进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和诚林业开发公司在该村实施脱贫攻坚大会战“万亩林亿元钱”花椒产业项目以来,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的贫困户成为有薪金、股金、租金的“三金”农民。“现在每个月有1000多元收入,加上年终分红和租金,全年收入2万元没问题。”贫困村民易洪波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广安区通过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园区、就业扶贫基地等,引导农民企业家、高校毕业生等返乡创业,不断拓宽贫困劳动者就业渠道。

建立返乡创业园。构建“一园二带三基地”(临港都市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业带、轻纺包装产业带、传统制造业基地、返乡农民企业家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扶贫产业空间格局,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积极鼓励、引导在外成功人士、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等创业主体到贫困村创业,优先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目前,全区已建立贫困村返乡创业园3个,打造创新创业示范乡镇3个、示范户4户,招引优秀返乡企业家4个。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建设创业项目,把优秀创业项目推送到贫困村,把创新创业积极要素和优势力量集聚到贫困村,吸引了“布衣农业”“兴泰农业”等22个返乡创业龙头企业和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落户贫困村,吸纳贫困劳动者1800余人就近就业。

建立就业扶贫基地。依托旅游、商贸物流、特色农产品等资源集中的城镇,建立就业扶贫基地3个,积极发展种植养殖、特色食品加工等行业,帮助贫困劳动者居家灵活就业248余人,季节性用工1100人,贫困劳动者月人均收入达1000元以上。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积极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者通过就业实现脱贫,没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分红、租金等入股参与创业实现脱贫,让贫困户成为有薪金、股金、租金的“三金”农民。2016年,全区贫困户入股1302户、3616人,年人均保底分红10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广安市启动第二届法治微电影评选活动

本报讯(记者张飞)日前,广安市启动第二届法治微电影征集、评选、展播活动,通过征集、评选、展播高质量的法治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助推...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广安区建立“四大机制”确保就业扶贫有序开展,做到“六个到位”实现就业扶贫全面覆盖,采取“四项举措”形成就业扶贫社会合力让更多贫困群众端稳“饭碗”)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