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广安新闻 > 正文

建设“四好村”加速奔小康

来源:广安日报 2017-08-04 02:40   https://www.yybnet.net/

□前锋记者站陈定军

近年来,前锋区以建设“生态前锋”为目标,突出绿色价值再造理念,积极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四好村”建设,农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规民约逐步完善,文明气息日渐浓郁,全区呈现出村风正、民心齐、经济兴的良好势头。

截至目前,该区已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1个,市级“四好村”20个,区级“四好村”70个。

易地扶贫让村民住上好房子

7月31日,记者沿着山路来到观塘镇莲花村村民代付英家,一栋白色小洋楼在青山绿水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房前屋后的“微田园”里,时令蔬菜长势正好,代付英正在园里除草、浇水。

“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谈起近几年的变化,代付英高兴得合不拢嘴,“要不是国家的好政策,我哪里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代付英患有慢性病,儿子有先天性智力障碍,还有一个收养的孙女。家庭重担压得代付英喘不过气来,“我务农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活,还要负担医药费,根本不敢考虑房屋改造的事情。”

代付英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前锋区大力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据了解,为大力推进“四好村”建设,该区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坚持“建改保”相结合,注重“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让村内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

产业带动让村民鼓起“钱袋子”

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适龄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低保、五保应保尽保,有安全饮用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这些都是建设“四好村”的硬性条件。

前锋区贫困问题点多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难啃的“硬骨头”很多。如何才能让村民住上好房子,又鼓起“钱袋子”呢?

因户施策时,前锋区对群众的增收路径进行针对性设计。安置点尽量安排在离城镇、园区、创业基地较近的地方,增加贫困群众打工挣钱的机会。同时,在集中搬迁安置点,因地制宜配套发展特色产业,把所有贫困人口都纳入产业发展链条。

近日,记者在观阁镇偏岩村合利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整个基地花椒长势良好。村民梁思南正在基地里采摘花椒,不远处便是他的房子。

“在这里务工,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挣钱,真好。”梁思南说。

据悉,该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6月,主要从事种植、销售及收购花椒,按照合同,当地村民不仅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金,还可以在基地里务工挣钱,享受两份收益。

近年来,前锋区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契机,结合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前锋的“一园两翼六基地”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资源与产业配置,构建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院”的扶贫产业集群,助推脱贫攻坚,为“四好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明引领让村民更有精气神

近日,记者在观塘镇白鹤村看到,大道小路、房前屋后整整洁洁,村民家里清清爽爽,遍布的树林竹林及花草使整个村庄显得生气勃勃。

“近年来村里变化太大了,道路硬化了,环境变好了。”村主任张建林指着村内主干道上的垃圾池说,自创建“四好村”以来,村民的素质提高了,大家都能自觉地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池里,生活习惯越来越好了。

该村在建设“四好村”过程中,除了打造好村居环境之外,还坚持从文明户、卫生户、孝心爱老户、和谐平安户、勤劳致富户的评选方面着手,通过开展好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发放流动红旗,给予物质或金钱奖励等方式,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目前,我们村的‘四好村\’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奖励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让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让村民更有精气神。”该村第一书记杨静说。

今年以来,前锋在辖区内的25个脱贫摘帽村组建起一批村级乡风文明工作队伍,积极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体系建设,组织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活跃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凝聚起强大正能量,极大地支持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推进。

新闻推荐

前锋区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教育驶入均衡发展“快车道”让每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蔡青山前锋记者站袁秀娟近年来,前锋区坚持“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以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均衡配...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建设“四好村”加速奔小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