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仕(翻拍自党史资料)
在绵阳乃至全国,说起“绵阳11号”小麦,很多人就会想起小麦育种专家冯达仕。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小麦种业发展对于促进小麦产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绵阳小麦育种奠基人的冯达仕,一生都在为小麦的发展辛苦钻研。
冯达仕一生共培育出小麦新品种18个。“绵阳11号”等一系列小麦优良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3.4亿亩,创经济效益62亿元,为四川省的农业发展和全国小麦科研事业,为粮食产量跃上新台阶作出了巨大贡献。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毅胥江文/图
少年立志萌发科技救国思想
12月16日,冬日的寒风刮得脸颊疼痛。记者走进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当一尊红色雕像映入眼帘时,顿时全身火热起来。这尊红色雕像的原型就是卓有建树的老一辈农业科学家冯达仕。站在这尊红色大理石雕像前,记者看到的是一位面容慈祥、身体消瘦的老人,身背草帽,手搭风衣,站在金黄的小麦田里,好像在沉思着什么……冯达仕这个响亮的名字与绵阳系列小麦品种联系在了一起,与绵阳联系在了一起。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精神风范》记载,冯达仕1915年出生在四川邻水。他生长在农村,小时候目睹农民终年辛勤劳动却收成微薄、生活贫困。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想法提高粮食产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冯达仕少年时期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萌发了科技救国的思想。”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科科长王仕春介绍,冯达仕高中毕业后,考入西北农学院农艺系刻苦攻读小麦育种理论。1942年,冯达仕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回成都任四川省推广繁殖站(后改为华西推广繁殖站)技术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而勤奋工作。
1946年,推广繁殖站把他作为优秀青年,推荐参加“政训班”学习。“政训班”是国民党培训专员、县长的专门机构。训练毕业前,负责人问冯达仕愿意做什么工作。冯达仕说:“我学的是农业,愿意搞农业技术工作,其他的事情我不会做。”由于冯达仕再三坚持,最后只好让他回华西推广繁殖站做技术员,仍然从事农业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信任,更加坚定了冯达仕献身小麦育种研究的决心。1957年,冯达仕在四川省农科院任技师、麦作股副股长时,与另一位育麦专家在学术上发生分歧,工作上出现不协调,院领导决定以调离冯达仕的方法解决矛盾。院领导找冯达仕谈话说:“为了麦作股的团结进步,决定将你的工作调动一下,院里其他作物任你挑选。如果坚持搞小麦育种,就必须调出省农科院。”冯达仕的家在成都,爱人和四个孩子都在成都工作和学习,但他却选择了继续搞小麦育种研究工作。1958年春,他毅然离开了温暖的家庭,只身来到条件艰苦的绵阳地区,从此扎根下来,数十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小麦优育品种的选育工作。
调查研究确立正确技术路线
四川小麦单产稳而不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麦亩产均在100公斤左右徘徊。育种专家的育种目标,都是把高产放在第一位,但用什么技术路线来达到高产的目标,则各立学说,异议纷呈。冯达仕的技术研究路线是培育穗重型品种,以适应四川的气候特点而达到高产的目的。这个技术路线是冯达仕经过10年调查研究、3年综合分析,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
不过,这一技术路线不受当时小麦育种界的重视,个别人还讥为书生之见。冯达仕及其课题组的同志却坚信不疑,按照这一路线埋头苦干。早在上世纪50年代,冯达仕任四川省农科所麦作股副股长时,他就带领小麦室的同志走遍了蜀中大地,对四川的小麦种植区的气候、土壤、种植方式进行了仔细考察。到绵阳后,他又带领刘碧贵等人对绵阳所属20个县的小麦生产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过分析研究,冯达仕总结出四川小麦生长期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湿、日照少,只有提高单产,才能在四川的生态环境中夺得高产。
经过艰苦努力,埋头苦干,1976年,冯达仕终于从繁六和70—5858的杂交后代中选出了“绵阳11号”。这个品种单穗重达2克左右,比当时推广的繁六单穗重量几乎增加了一倍,而且还有早熟、矮健抗倒、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在成都、广汉、绵阳等地种植的高产示范田,亩产超过500公斤。同行称道,领导表扬,各地来参观要种的络绎不绝,轰动一时。冯达仕的小麦育种技术路线终于取得了成功。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资料上有这样的记载,冯达仕总以超越自我为己任,从不夸夸其谈,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攀登者。在小麦选育种的漫长周期中,冯达仕与他带领的课题组的同事们,密切注视着小麦试验田内任何细小的变化。他们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小麦播种、杂交、选育等平凡而又艰苦的工作。特别是四五月份,是小麦生长后期,也正是小麦决选的关键时期。在金黄的小麦试验田里,常常可以看到一幅动人的图画:冯达仕带领课题组的同事们坚持在选育田里,头顶烈日,顾不得汗水淌、蚊虫叮,一丝不苟地对每个品系的长相、叶形、色泽、穗数等项目,观察并记载和分析,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此时,冯达仕额头上那被风霜磨砺出的皱纹中,一颗颗嵌不住的闪亮的汗珠顺着眼角和两颊在胡茬的根部直往下滴……在这种高温条件下,他一干就是二三十天。
冯达仕的学术观点和见解,在《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及其系谱》等六大本专著及《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的选育》等20余篇学术论文中有充分的阐述,一直被广泛地采用。冯达仕带领他的课题组相继选育出小麦新品种18个,累计种植面积达3.4亿亩,创经济效益62亿元,为我国小麦科研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圆了他少年时的梦想。
饱受苦难矢志不渝育出良种
冯达仕参加国民党“政训班”的历史,尽管四川省农业厅1957年就作了结论,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日子里,他因此历尽艰辛,吃尽苦头。
《精神风范》记载,1958年四川省农科院将他调至绵阳地区科研所。“文化大革命”中,冯达仕屡遭批斗,被关入牛棚。在那段日子里,他连搞科研的权利也被剥夺,每天检查交待和劳动。1972年,所里的党支部恢复活动后,经过内查外调,并报上级批准,给他作了维持四川省农业厅结论的定论,将他请回小麦室作主任,主持小麦育种课题。此后,冯达仕一心扑在科研上,不管严寒酷暑,常在田间地头观察记载。他常说:“经验选种,自己手眼不到,有经验也等于没有经验。”他先后主持选出“绵阳4号”“绵阳8号”“绵阳10号”“绵阳12号”“绵阳15号”“绵阳20号”等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绵阳11号”198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夺得金牌。其他品种也获得中央、省、市的奖励。绵阳系列小麦良种已累计推广约4亿亩,创经济效益50多亿元,为粮食产量跃上新台阶作出了巨大贡献。
冯达仕在小麦育种上成绩显著,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人民群众的尊崇。他历任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作物协会常务理事、绵阳市科技顾问团副团长、绵阳市科协名誉主席、高级农艺师。他多次被本所和绵阳市评为先进工作者,1986年被评为四川省劳模,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1990年获国家首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绵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为“功勋科学家”。他历任第三届、第五届四川省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被增选为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兼任四川省政协农业委员会副主任。1992年8月,冯达仕不顾古稀高龄,带领部分省政协常委赴东北地区学习考察,途中突发重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他为党的事业,为四川省统战政协工作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冯达仕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突出贡献也将永载史册,青史留名。
“冯老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冯老的吃苦耐劳和拼搏奉献精神一直鼓励着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奋进。”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干部说起冯达仕,就会情不自禁地昂首挺胸,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新闻推荐
前锋思源实验小学学生在大课间表演四川清音。邻水县北城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手掌木偶戏表演技巧。近年来,广安市各地大力推动...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