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唐力 本报记者 卢琴
“李子树的冬季修剪,要根据枝条类别区别对待。对于长果枝要回缩,一般剪留60公分左右;对于短果枝和花束状的结果枝要注意交替短截,使它们及时得到更新复壮,达到提高着果率、产量和质量的目的……”11月10日,在邻水县黎家镇金竹坪村满山绿养殖专业合作社水果基地里,合作社负责人兰加明正在指导村民对李子树进行修枝整形。
金竹坪村地处明月山脉中段,平均海拔700米以上,总耕地面积1800余亩,因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薄弱,其中1700亩耕地长期处于撂荒状态,村民只能靠天吃饭,曾是邻水县深度贫困村之一。
201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兰加明带着“回乡创业、反哺家乡”的念头,在金竹坪村建立了满山绿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全村20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以及果树、蔬菜种植,60余名村民更是通过在基地务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
贫困村民兰传淑,长期患有慢性病不能干重活,兰加明便安排她在基地里做一些轻便活。“靠自己的双手也能脱贫,我觉得很高兴,也很满足。”兰传淑说。
产业发展起来了,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金竹坪村发展乡村旅游也逐渐提上日程。
该村利用资源优势,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曾经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集康养、旅游、特色种养为一体的特色乡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选择回乡发展。
“这些年我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听说村里现在发展得很好,一点也不比城里差,还成立了合作社,发展前景很广阔,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回乡发展。”村民兰小平说,他也加入了合作社,大搞种植养殖,收入不菲、劲头很足。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金竹坪村经过近3年的发展,畜禽遍地、瓜果飘香,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民有了流转土地的租金、股金、在基地务工等多项收入,住房、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2019年,该村顺利脱贫摘帽。
“接下来,我打算依托紧邻重庆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特色种养业规模,创建粽阁山系列品牌,打造棕阁山品牌线上线下交易平台,让周边群众依托平台销售他们自养自产的农副产品,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收入,巩固脱贫成果,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兰加明说道。
新闻推荐
广安柠檬种植户借力电商脱贫增收“双11”来临,广安超奇果业合作社的柠檬基地迎来快递高峰“为了迎接双11,我们几个...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