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孔虹 本报记者 刘夏
挖土豆、甩泥、装箱……月日上午点,邻水县黎家乡搭界寺村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园”里,市人大代表黄文建与村民们正忙碌着。创业园一旁的公路上,一辆辆车牌为“渝B”的货车整齐排列,等待着村民将土豆装车。
“以前,我们这里条件落后,群众生活很困难。自从小黄在村里建起了‘残疾人扶贫创业园\’,大家通过土地流转、在创业园里打工,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在搭界寺村,一提起黄文建,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年,原本在重庆某科技公司担任总经理的黄文建因一次意外,导致左手残疾。
“意外发生之后我就回到老家搭界寺村养伤,看到周围群众过得很辛苦,我觉得自己作为村里的一分子,应该做点什么。”黄文建说,虽然左手残疾,但他有知识,还有头脑,他决定留在家乡支持家乡的发展建设。
年,黄文建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搭界寺村3组租赁了近公顷土地,创建“残疾人扶贫创业园”,发展瓜果和蔬菜产业,并带头成立文唏果蔬专业合作社,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贫困村民加入合作社,带动其增收致富。
目前,黄文建的创业园已发展成为占地近余公顷的生态瓜果蔬菜基地,产品成功注册“文唏”商标,并以订单的形式销往重庆、成都等城市,实现营业收入近万元。
同时,创业园和合作社的队伍也由最初的人,壮大到目前的人,在创业园务工,人均年劳务收入达1万元左右,合作社社员年均分红达元以上。“带领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才是我的最终目的!”黄文建说。
与农业、农民接触多年的黄文建深知贫困群众的疾苦。今年月,他当选为邻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后,提出在贫困村实行“合作社组织带头+贫困户主体+集中化管控+股份式运营”模式的建议,受到该县主要领导的重视。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我们身上肩负着责任与使命。”黄文建说,此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他既感到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这几天,他正在准备循环农业方面的建议,将基层群众的心声带到市“两会”上。
新闻推荐
12月11日,村民正在石永镇川芎种植基地除草。今年8月,邻水县已在石永镇试种中药村川芎150亩。据了解,种植川芎
月日,村民正在石永镇川芎种植基地除草。今年8月,邻水县已在石永镇试种中药村川芎亩。据了解,种植川芎不仅让田地不撂荒、还不会影响大春作物栽种,亩产可达余斤,每亩实现增收元。邻水记者站曾涛孔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