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邻水记者站 曾涛 记者 李倩)月日,邻水县黎家乡搭界寺村残疾人扶贫创业园。一大早,总经理黄文建就来到园区。看着眼前近亩的生态瓜果蔬菜基地,黄文建心中热血涌动:“‘农民夜校\’鼓励我利用现有土地栽种、培植绿色生态的四季蔬菜,现在我发展生态蔬菜的劲头更足了。”黄文建不忘叮嘱大家,“都去参加乡上举办的‘农民夜校\’吧,肯定能早点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黄文建是“农民夜校”的忠实“粉丝”。今年以来,邻水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利用晚上空余时间,组织干部群众在全县开办“农民夜校”。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发力,“农民夜校”迅速在全县各地常态化开课。
“‘农民夜校\’把课堂搬到了村委会、大院坝,面对面给农民讲解政策、实用农业技术……我们需要什么,他们就教什么,真是太实用了!”每次“农民夜校”开课,石滓镇花房村党支部书记周泽明总是全村最早到的一个。周泽明逢人便说,他在“夜校”取到了真经。
“农民夜校”除了讲解国家政策、种植养殖技术,此外,还要培育好习惯和好风气,提振脱贫精气神。在石滓镇晒金村“第一书记”昌振亚看来,开办“农民夜校”就是要转变农民“等靠要”观念,解决内生动力发展不足等问题,做到“扶智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昌振亚说,举办“农民夜校”的次数越来越多,群众脱贫的动力也越来越足。
据悉,邻水县充分整合特色产业发展、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资源,采取“室内室外、随遇而坐”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办“农民夜校”。领导讲党课、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先进讲典型、群众讲感受,以“农民夜校”为平台,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创业谋划等培训,“农民夜校”已成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全县个乡镇已开办农民夜校班余场,参训农民达余万人次。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甘艳梅邻水记者站孔虹)“奶奶,现在是红灯,过马路危险。”月4日,鼎屏镇第二小学的学生们利用周末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各交通要道,进行文明劝导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同学主动扶老爷爷过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