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孔虹 本报记者 刘夏
“吴书记,吴书记,我家的母猪又下了多个崽崽。”月日一早,邻水县观音桥镇六合寨村1组贫困村民谢世贤提着猪食来到猪圈,看见母猪旁边多了些幼崽,便急忙给“第一书记”吴远兵报喜。
年过半百的谢世贤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但因一直患有高血压,不能做重活儿,只能在家务农养活一家五口,生活十分拮据。
“现在政策好,还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我们自己更应该努力,才能脱贫致富。”谢世贤说,年他家被评定为贫困户后,结对帮扶的“亲戚”经常到他家里了解情况,送来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品,并鼓励他利用屋子后面的树林,发展林下养殖。
今年初,谢世贤在亲戚处东拼西凑借了两万元钱,买来多只鸡苗,不等不靠发展产业。
喂鸡食、打疫苗、联系买家……谢世贤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看着小鸡一天天长大、出栏,他十分欣喜。“没想到,这批鸡卖得这么好。”谢世贤高兴地说,他将这批鸡陆续卖给周边的养殖场后,赚了近4万元钱。
在养鸡、卖鸡过程中,谢世贤发现,周边养鸡的人太多。于是他决定减少养鸡数量,发展生猪养殖。
今年5月,谢世贤又买了只鸡苗,并申请了无息贷款凑足8万元钱,着手修建猪圈。
“请一个工人一天要花块钱,还要包伙食,算下来造价太高。”谢世贤告诉记者,当时,周围村民都给他出主意,让他去找政府帮忙。但他想,政府已经帮了他家很多,不能啥事儿都去找政府,能干的事尽量自己干!
他把自己的想法同妻子一说,妻子十分赞成。两人说干就干,买来砖和水泥,拿起工具就开工了,他们没有向任何人讲,也没有请人帮忙。
一个月后,一个可容纳头猪的猪圈修好了。谢世贤买来多头猪开始喂养,目前,已经有3头猪可以出栏,5头母猪产下了只小猪。
在养猪之余,谢世贤还四处奔走,与一家屠宰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只要生猪达到出栏标准,屠宰场就到他家来收购。谢世贤开心地说:“今年,我们家就会脱贫了!”
“我有手有脚,不能啥事都靠政府,脱贫要靠自己努力奋斗!”脱贫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是贫困户自己的事,这在谢世贤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盘算着,明年继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甘艳梅邻水记者站孔虹)“奶奶,现在是红灯,过马路危险。”月4日,鼎屏镇第二小学的学生们利用周末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各交通要道,进行文明劝导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同学主动扶老爷爷过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