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笔者从县煤炭局获悉,该县成功摘掉了“全国煤矿安全重点县”的帽子。
2015年3月,邻水被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列为全国第二批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当即启动了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行动。
该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五覆盖责任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邻水县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等文件。严格落实驻矿安监员责任,从全县公职人员中遴选驻矿安监员,并按照每矿两名的指标进行落实。同时,对驻矿安监员实行县委组织部统一抽调,县煤炭局和相关乡镇统一安排、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奖惩等“五统一”管理机制,确保驻矿安监员责任落实到位。全面落实由一名副县级领导、一名安全监管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两名产煤乡镇主要负责人、两名驻矿安监员联系一户煤矿企业的要求,实行“多对一”的管理服务格局。除此之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还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抽查、暗访,对主管单位、乡镇、驻矿安监员的工作情况进行适时跟踪。
同时,该县财政每年投入50万元资金,聘请多名安全专家作为安全监督员,并制定出台了《邻水县安全监督员管理办法》,实行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和督查督办,全程参与对各煤矿企业的安全督导检查、隐患排查、整改、验收等工作。制定出台了《邻水县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办法》,聘请煤矿企业所在村组的相关负责人以及热心群众作为该煤矿的群众监督员。
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该县还制定出台了《邻水县煤矿企业主动关闭奖励办法》,在原有奖励政策基础上,对主动申请关闭的煤矿进行奖补,产能9万吨/年以上的增加奖补资金150万元,产能9万吨/年以下的增加奖补资金100万元。积极引导储量小、生产能力低的煤炭企业早关闭、早退出、早受益。2015年,有4户煤矿企业主动申请关闭。
积极引导,支持部分煤矿企业转型发展,并设立了500万元的煤矿企业转型奖补资金,对转型发展的煤矿企业给予支持。邻水县中城寨煤矿主动申请关闭后,利用其所在村组的历史文化因素和地理位置优势,打造了中城寨乡村旅游基地;邻水县花房子煤矿业主在企业关闭后,在石滓镇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400余亩的“世界花海园”项目,成功实现了二次创业。
截至目前,邻水县未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死亡”,圆满完成了“攻坚”目标,经过评估验收,成功摘掉“全国煤矿安全重点县”的帽子。(刘江涛 李德忠 刘汝芳)
新闻推荐
·李仕奎·话说邻水县的“小山峡”绝不逊色于湖北巫山峡的“小山峡”,否则就浪得虚名!无论是人与物的谐和、情与景的协调、意与境的融合,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感觉!怀着期待憧憬的心情,我们驾车风驰电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