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辅导郭俊鑫、郭玉莲兄妹俩功课
在大竹县四合乡新寨村2组贫困户郭子林家里,今年9岁的小孙女郭玉莲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张叔叔”到她家来。“自从张叔叔在我们家住下后,哥哥重新上学了,我的功课也有人辅导了,婆婆、爷爷脸上又露出笑容了!”她口中的“张叔叔”就是四合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团主席张涵。
今年初,四合乡党委、政府启动第一批“结对认亲扶贫济困”活动,要求7名乡党委班子成员选取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结亲”对象,真正把扶贫济困落地落实落细。就这样,张涵走进了贫困户郭子林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也为这一家四口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入住农家
他主动融入彰显“干群一家亲”
“老郭,这门口的青苔要铲一下,孩子稍不注意容易摔跤。”10月28日一大早,张涵就提着从自己家里拿来的孩子学习用的台灯和衣物,踏着泥泞来到郭子林家。
“张叔叔!张叔叔!”郭俊鑫、郭玉莲两个孩子听见张涵的声音跑了出来,拉着他的手舍不得放下。院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快的笑声。
而在数个月前,这个家庭却是另一番景象。郭子林的小儿子2013年因患肝癌去世,儿媳不辞而别,留下了一双年幼儿女,加之老伴陈天菊瘫痪在床,一家人的生计就靠郭子林在家务农维持。失去父亲后,孙子郭俊鑫辍学在家,性格愈发内向。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信心。”初来乍到的张涵意识到,要挽救这个家庭,首要任务就是要重新树立起这一家人对生活的勇气。为了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郭子林一家真正把自己当成可以交心的“亲人”,张涵从自己家里带了米面油盐、床单被褥,住进了郭子林家中。
“一开始,家里来个陌生人还真不习惯。”郭子林说,“但小张这孩子是个实诚人,天天抢着做饭、做家务,还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我儿子生前在家都没这么勤快。”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个“陌生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逐渐变成了老郭眼中的“一家人”。
重拾信心
他带领一家人走出贫困阴霾
“老郭,你家虽是贫困户,但也要把精神振作起来,不能让左邻右舍瞧不起,你说是不是?”入住郭子林家的第一个晚上,张涵跟全家人开了一次“谈心会”。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开始打整厨房、维修圈舍、整理院坝……一天忙碌下来,张涵累得满头大汗,但看着收拾出来的整洁环境,他觉得“再累都值”。
“你们看,乡上张主席真的在老郭家住下了,还帮着打扫卫生呢。”“是不是走走过场,没住几天就走了哦。”周围村民议论纷纷,但张涵顾不上别人的言语,他盘算着怎么让郭俊鑫重返校园,继续学业。
由于郭俊鑫小学是在邻水县护邻乡中心小学读的,学籍没在本县,要想转回大竹读书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张涵随后联系了大竹县教科局,为郭俊鑫重新建立了学籍,然后转学到四合乡中心小学读书。同时,张涵还联系学校,为郭俊鑫免除了学杂费。
返回校园后,郭俊鑫也渐渐走出了阴影。如今他逢人就说,虽然父亲走了,但是他又多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张叔叔”。
“造血”帮扶
他要让更多贫困户致富奔康
最近几天,张涵在微信圈里晒的“生态大米”成了朋友们的“抢手货”。原来,为了帮助郭子林一家增加收入,张涵当起了“米贩子”,帮助销售老郭自产的大米,不到一周时间就销售大米70多斤。
不仅如此,为了让郭子林一家早日脱贫,张涵通过争取帮扶资金、产业周转金等,帮助郭子林重新规划了产业发展:整理修缮了猪圈、鸡圈,购回水牛1头、猪仔2头、鸡苗60只。同时利用闲置土地,发展优质柑橘、香椿、花生、油菜等4亩。
“小张根据我们家的实际情况帮我们选择了合适的项目,我有信心能如期脱贫。”说起脱贫,如今郭子林信心满满。
利用住在郭子林家里的这段时间,张涵白天跟“家人”同吃同行同劳动,晚上召开院坝会,跟村民们交心谈心,大家平时不愿说的“悄悄话”、“大实话”也都倒了出来。
对于新寨村2组更多贫困户的脱贫,张涵已经酝酿出一个“长短结合”的计划:通过发展“短平快”的小家禽养殖和发展利于长远的优质水果产业相结合,在新寨村2组发展小家禽2500只,牛、猪、羊等家畜50头,发展柑橘50亩,力争在今年实现人均收入3200元以上。
□文/图 特约记者 王晓林 程一凡
新闻推荐
□彭政文本报记者许静广安市邻水县,古称邻州,地处川东,属典型的丘陵农业县。近年来,邻水确立了“抢抓川渝合作机遇,大做重庆配角文章,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力打造重庆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农村工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