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记者站 陈定军 本报记者 龙俊帆
10月14日,前锋区特可信农贸市场主体工程已封顶,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特可信农贸市场是前锋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前锋商贸集聚区的建设项目之一,该集聚区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元,预计2020年完工,届时预计实现年营业额80亿元,可有效刺激和带动工业、农业、服务业大力发展。
前锋商贸集聚区建设项目仅是渝广合作的一个缩影。来自市区域合作办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广安市累计引进重庆项目1469个,到位资金1295亿元,重庆每年产业转移项目资金占广安市引资总额的40%以上,重庆项目工业总产值占广安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事实证明,重庆已成为广安市与省外合作项目最多、投资总额最大、到位资金最多的地区。广安市依托川渝合作,主动融入重庆,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连接川东渝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重庆产业承接地和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样板区,将广安市打造成川东北经济区重要增长极。
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共建成渝城市群交通物流节点城市
2015年12月28日,巴广渝高速公路广安段试运营通车,待巴广渝高速公路重庆段建成后,渝广两地车程只需50分钟,广安市将迈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除了广安,巴广渝高速公路还将向北延伸,经南充、巴中、汉中到达西安,形成渝川陕高速,打通重庆经广安北上大通道。“这将是重庆往西北地区最便捷的通道。”市区域合作办负责人介绍,巴广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重庆经公路到西安的时间将由12小时缩短为5小时,广安市将成为重庆北上西安等西北地区的必经之地,与重庆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此外,兰渝铁路主线、支线广安段实现客货投运,开通至成都动车、至重庆快车,广安港成功运行,重庆江北机场广安候机楼开通运营……广安市区位优势显著提升,在川东北经济区发展中抢占了先机。
利用现实交通优势基础,广安市正积极打造成渝城市群交通物流节点城市。2015年5月,川渝两地联合签署的《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要求,2020年广安要全面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基本实现与重庆一体化发展,与重庆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交通先行。”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打造成渝城市群交通物流节点城市,必须积极对接渝新欧大通道和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优化渝广联系通道,形成与重庆密集的、常态化的交通通勤网络和商贸物流通道。对此,广安市不断加快铁路、内河航道和港口建设,完善公路网络,推动航空港建设;争取在广安经开区、枣山、万善、高兴、前锋等地设立渝新欧铁路货运中转场站、川东北地区海关报关口岸和渝广对欧贸易保税物流中心。
加强经济协作积极打造重庆产业承接地
坚持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广安市积极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主动对接重庆产业转移,努力打造重庆工业配套基地、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
广安市充分发挥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品牌效应和政策优势,切实加强重庆产业对接与合作,积极构建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成果充分共享的发展格局。
面向重庆大力发展汽摩零部件、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强与重庆的产业配套,先后建成广安市新桥化工产业园、邻水县机电产业园等园区,将广安市打造成成渝经济区产业合作的桥头堡。
此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重庆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引进重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进加工技术和品牌,提高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水平,推动农超对接,构建蔬果、粮食等产品产销链条,每年销往重庆农产品占全市农产品外销总额的75%。
近年来,广安市还携手重庆共建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强渝广毗邻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重庆联合推进华蓥山、嘉陵江、渠江、大洪河等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共同打造红色旅游、森林体验旅游、乡村旅游线路等,吸引重庆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品打造,把广安市建成重庆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强化共建共治携手建设环境保护样板区
除了产业、交通、旅游等,广安市还在环境保护方面与重庆加强合作。早在2013年,广安市就与重庆签订了《共同加强嘉陵江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框架协议》,不断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治能力,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14年,广安市启动实施全域“洁净水”行动,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切实加强出川断面水污染综合整治,广安市在嘉陵江、渠江、大洪河和御临河四条主要河流出境处(均流入重庆市)建设了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水质稳定达标率为100%;针对工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场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常态化监管和治理,广安市出川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类水质标准,有效保证了下游重庆饮水用水安全。
在大气方面,加快川渝合作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示范项目——PM2.5空气自动站升级改造建设,加强与重庆环保部门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落实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组织实施电力、水泥、化工、冶炼等工业行业整治计划,深入推进“两高一资”企业整治,重点加快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了重点企业排污情况实时监控全覆盖,促进了区域环境信息共享。
同时,健全环境保护应急协作机制。与重庆协商合作完善区域、流域环境保护联防联治和应急机制,共同推进上下游污染防治,妥善应对跨境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不断提高区域环境应急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环境保护共建共享机制,与重庆共建华蓥山生态公园、嘉陵江生态经济示范带,实现了区域生态环境共治共享。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2日,家住冷家乡偏桥沟村的王春雷来到自己的泥鳅饲养基地,查看泥鳅的生长情况。“这一批泥鳅还有一周时间就可以卖掉了。”看着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泥鳅,王春雷开心地说道。王春雷早年外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