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丰禾镇泥汉坪村坐落在该县明月山中段的断层地带,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这里远离城市,空气清新、泉水甘洌,村民们大多沿袭着古老的耕种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泥汉坪曾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制陶基地,这里拥有极好的白石英砂岩和黏土,是制作陶器的重要原材料。
据该村村民黄茂章介绍,他的曾祖是制陶匠人,举家从邻水县城南镇搬迁至泥汉坪,并办起了碗厂。他说,上世纪50年代前,泥汉坪制陶业最繁盛时,沟上沟下有7家碗厂,黄茂章自家的碗厂,每天就可生产陶碗2000多个。当时来村里购买陶器的商贩,浩浩荡荡地将陶器挑运出大山,这里一度成为达渝两地陶商聚集地。
泥汉坪手工制陶,有70余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湛技艺,极具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村里的人也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年的制陶历史,从后山的取砂洞来看,该有很多年头了。据祖辈们讲,这里的制陶业可能上千年,甚至更久!”泥汉坪村手工制陶工艺传承人黄群章说。传说中采砂留下的泥山迷洞群位于轿子顶,有大小各异的洞穴100多个,一洞连着一洞,洞中有洞,如同迷宫一般,在山体里绵延数公里。先辈们在开采砂土时留下的一根根硕大立柱,将每个洞串联成一个整体,还支撑着山体至今不垮。这些洞群如同一个展示泥汉坪制陶业兴衰的自然博物馆。
随着现代制陶技艺的兴起,泥汉坪的制陶业逐渐衰败凋敝。邻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对泥汉坪手工制陶技艺进行了资料收集和保护,今年成功申报为广安市“非遗”保护名录。
孔虹 本报记者 王诗侠 整理
邻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邻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