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为梨子套袋。
受访村:邻水县牟家镇刘家沟村
创新亮点: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村民以土地入股,村上统一管理果园,有了收益后,按照村民8成、村集体2成的比例进行分红
本报讯 “早就对果园失去了信心,都十年了,居然救回来了!”5月12日,邻水县牟家镇刘家沟村三组贫困户祝启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合荣介绍,刘家沟地处铜锣山深处,贫穷成了村子的代名词,11年前,村上动员村民发展以黄金梨为主的经果林160余亩,涉及3个组172户农户624人,第二年,果园挂果了,然而,第三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挂果了。
“可能是品种问题。”很多村民质疑,经专家实地查看得出结论:管理没有跟上。
“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没有人手啊,就算管理出来了,路都不通,也卖不出好价钱!”祝启兰家种了3亩,她年事渐高,身体也不好,就懒得搭理,逐渐对果园失去信心。尽管村上干部多次做工作,动员大家把苗木管起来,但始终没有村民愿意,村上也曾想过找业主,却一直没有人愿意承包。
去年9月,刚到刘家沟村走马上任的“第一书记”钟玉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遂与村上干部商量:“不能让这片果园这么荒废下去,要让群众重拾脱贫奔康的信心!”经与镇党委、政府规划后,该村开始着手果园“起死回生”计划。先后两次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学习,三次邀请专家现场查看,村民们切身感受到,果园还是很有前景的。
“果园目前还是由村上统一管理较妥。”牟家镇党委副书记王东的意见得到大家一致赞同。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村民以土地入股,村上统一管理,有了收益后,按照村民8成、村集体2成的比例进行分红。通过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做群众工作,涉及村民(其中含47户贫困户,164人)都同意村上的决定。“死马当作活马医,闲着也是闲着。”大多数村民和祝启兰一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不久后,村上派出文书巫郭明外出学习梨树管理技术。学成归来后,巫郭明组织在家群众到果园就施肥、除草、修枝等各个环节进行实地培训。
“挂果了,挂果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春天,沉寂了10年的果园终于挂果了。“这段时间果园该做啥了?”村民们见到巫郭明都要问。“疏果,然后套袋。”巫郭明心里甜滋滋地高声回答。
“我现在一天可以套接近2000多个,咱这是套的钱钱啊!”果园里,五组村民余金德一边为梨子套袋一边笑着说。
“是啊,大家好好干,这片果园以后会为我们‘长\’出更多票子的!”王东鼓舞着大伙的士气,他说,村上水泥路修通了,也跟销售商签订了合同,到时候直接进村来收购,如今该村村民脱贫奔康士气如潮。
(孔虹 特约通讯员
吕清辉 文/图)
新闻推荐
——冯宗凡的长篇小说《一条弯弯的山路》作品研讨会在广安市邻水县宣传文化中心举行本报讯(胡佐斌本报记者胡卫民)近日,由广安市作家协会主办、由邻水县作家冯宗凡创作的长篇小说《一条弯...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