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我种的24亩优质草莓,按亩平收入1.5万元计算,总收入可达到36万元。”近日,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草莓的眉山市东坡区复盛乡中复村残疾人万林乐滋滋告诉记者,“只要勤劳肯干,残疾人也能致富。”
今年46岁的万林介绍说,他所在的中复村属市级贫困村,与其他村民一样,他家原来的经济状况也很差,数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又让他失去右臂,更让他家庭日子难熬了。万林觉得,要改变贫穷命运,还得靠自己努力。于是,他打起精神,多方打探适合自己搞的项目,他先是从事商品饲料经营,接着又搞起规模养猪,由于吃苦耐劳,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大。
2013年春季,万林在简阳县草莓基地的一个朋友,向他推荐种植草莓的“钱”景。万林决定把业务转向草莓种植。为此,他专程去简阳草莓基地考察,看到一亩草莓能创出3万余元的收益,迫不急待地扎在基地,便虚心学习,讨教技术“真经”,并当场购回“丰香”“巧克力”等优质草莓种苗1.7万株,栽植在自家6亩苗圃地里。同时,他还从当地村民中一举流转土地40亩,从9月份移苗全部栽植成草莓,到11月下旬即开始试果投产,采摘时间延续到2014年4月底前结束,总计实现收入25万元。
由于初种投入的资金数额巨大,虽然第一年没有赚回本钱,但有了种植草莓的技术知识和物质条件,增强了万林种出高效益的信心。
2014年9月,万林就把原40亩的草莓种植面积调减为24亩,从育苗、移栽、施肥、滴灌、调温、采摘等每个环节,都精心呵护管理。2015年上春收获的草莓亩平突破万元。今年春季,“丰香”“巧克力”两个品种的草莓均以10~20元不等的价格销售,预计总收入36万元,亩平收入1.5万元,除去成本支出,亩平获纯利1万余元。万林告诉笔者,近年来,他利用草莓基地距离省道106较近的交通优势,建了养鱼池,新修了停车场,就地新办起了农家乐,把草莓采摘、池塘钓鱼、餐饮消费、观光旅游等融为一体,以吸引游人,使之形成综合效益,还就地解决了20多名村民务工。
据复盛乡乡长袁继辉介绍,在万林的示范带动下,近两三年全乡草莓产业从无到有,到今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80余亩,共有10余户从事草莓种植,仅此一项年收入达100多万元。“全靠种植大户万林指点帮助,我今年种植的10亩草莓,光是纯利就有10多万元。”中复村二组村民任洪义激动地说。
(陶广汉 何喜 本报记者 苏文保)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广安市邻水县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县委宣传部共同举办2016年“邻州讲坛”第5讲——“纳税人学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暨纳税申报培训”。本次讲坛吸引了来自全县各行业纳税人共180余人...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