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诗侠
近年来,由于征地搬迁、土地流转导致信访数量增加,邻水县袁市镇一度被视为“多事镇”。然而,这顶“多事”帽子却在去年摘了下来。成功“摘帽”的秘诀,就在袁市镇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贺敬身上。
“领导管他叫‘参谋长\’,同事说他是‘热心肠\’,群众称他为‘贴心人\’。”在近日举行的广安市首届“十佳纪检监察干部”评选中,他的颁奖词如是说。“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不仅是监督、办案这么简单。”已有9年纪委工作经历的贺敬说,基层纪检工作看起来风光,其实颇为辛苦,往往“栽刺不栽花”、“出力不讨好”,在查办案件时,很容易得罪人。但贺敬对于群众反映的低保、村干部“四风”、涉农补贴等问题,都是有反映必查。去年一年,就查办了6件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和6件信访案件。
正是凭着这份对纪检工作的执着,2013年,贺敬用不到半年时间走遍了全镇14个行政村,133个村民小组,搜集大量群众诉求,并归纳分类,在职责范围内能解决的尽量解决,该走法律渠道的给出合理建议,把法律、政策给群众讲清讲透,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有他在,再难的工作也不怕。”同事何瑜说。
为了预防腐败,贺敬还将纪检工作编成顺口溜,由于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这首400多字的“村社纪检小组长履职尽责顺口溜”,袁市镇每个纪检小组长随时都能背出两句。
身在基层,贺敬关心的不光是纪检工作。去年“9·13”洪灾,地处深坳的袁市镇万胜村受灾严重。9月14日,贺敬上山排查险情,发现何子昌、孔凡国两家房屋受损,但却不愿搬离。贺敬忍着病痛爬上山坡察看隐患点后,坚持劝说两家人离开,“你们不走,我们就陪你们呆在这里。”在他的劝说下,这两家人最终满怀感激地撤离。
辛劳背后,他付出的却是健康的代价:身患糖尿病、脑梗塞等,常年忍受腿脚不便、高血压、高血脂、视网膜病变等病症折磨。尽管如此,他对自己要求仍然很严格,老伴在街上摆摊卖菜来补贴家用。“当官就要忍得住清贫。”贺敬说。
常年超负荷工作,同事和家人常为他的身体担忧。贺敬本人却很欣慰:“以前群众到我办公室都是来反映问题的,拍桌子拍板凳是常有的事。现在他们喜欢找我聊天、咨询,反映问题也心平气和多了,这就是我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累一点也没什么。”
新闻推荐
□刘光辉再读《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公差的骄横冷暴,百姓的凄凉无助,依然是如此的镂心刻骨。我以为石壕吏产生之根源在于,缺乏群众感情高高在上,工作简单粗暴飞扬跋扈。古能鉴今,细读习近...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