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户结对帮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发展瓶颈。(资料图片)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甘林 邻水记者站 袁皓 吕清辉 刘苏阅 文/图
8月12日,中共邻水县委召开十二届第十次全体会议,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超常举措,大力推进***,奋力夺取“脱贫奔康”的新胜利。
把脉问诊 决战决胜扶贫攻坚战
7月28日晚上,邻水县委3楼会议室灯火辉煌。该县召开专题会,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新阶段的扶贫攻坚工作。在这之前,该县多次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专题会,县上主要领导亲自率队到贫困村“会诊”,为此次全委会做足功课。
其实,扶贫开发工作,该县一直在努力:2014年以来,全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453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2个村,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8.18万减少到6.51万,贫困发生率从9.5%下降到7.6%,扶贫开发已经由解决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进入到加快脱贫致富,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阶段。
但是,邻水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相反,更为清醒、睿智。扶贫攻坚存在什么困难和挑战,又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经过多次把脉问诊,该县理出病因:
——贫困面宽、量大。该县地处秦巴山区,山区面积大,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旱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是全省四大扶贫片区之一。全县152个贫困村分布42个乡镇,其中多数集中在偏远特困地区。
——致贫返贫原因呈现不同特点。在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63%,因残致贫的占3%,缺技术致贫的占8%,缺资金致贫的占13%等。
——***有差距、不平衡。该县在因地制宜、量身打造,由漫灌变滴灌、由输血变造血等方面依然存在差距。
困难和机遇同时存在,新阶段邻水扶贫开发同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中央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的重中之重来抓,必将采取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释放更多政策红利。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全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摆在邻水,并且全力支持邻水创建“扶贫攻坚示范县”。邻水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川渝合作的最前沿,发展机遇难得。全县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思路和措施,积累了不少经验。贫困地区群众积极性高涨,主观能动性强。这些都为新阶段扶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进程增添了强大动能。
“五个结合” 明要求定方向“摘贫帽”
“扶贫必须‘对症下药\’。”“要体现邻水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充分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8月12日,在该县十二届十次全委会分组讨论会上,气氛十分热烈。
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该县上下达成共识,更加注重把握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注重“五个结合”,准确把握新时期新阶段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和主攻方向。
——在目标任务上,注重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的有机结合,让贫困群众获得更多实惠。按照“三年攻坚、两年提升、同步小康”的要求,深入实施“全域帮扶、个性帮扶、阳光帮扶、责任帮扶、廉洁帮扶”,确保全县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2万人左右、城市贫困人口0.48万人左右。到2017年,全县6.49万贫困人口、1.43万城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2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基本建成扶贫攻坚示范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0年实现翻番。到2020年,全县实现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达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村村有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稳定生活用电、广播电视,贫困地区群众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迈入小康。
——在总体思路上,注重加快发展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走出双轮驱动路子。坚持以***、精准脱贫为根本,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双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统筹推进,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在实现路径上,注重城市扶贫与农村扶贫的有机结合,实现扶贫攻坚全覆盖。坚持社区扶贫与农村扶贫并重,城市贫困户和农村贫困户扶贫并重,切实做到扶贫开发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城市、农村的贫困人口与全县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着力重点上,注重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的有机结合,根本改变贫困面貌。改变贫困面貌,既有硬件建设的问题,也有软件建设的问题。硬件就是要突出基础设施先行,优先解决路、水、电、通信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软件就是要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搞好教育培训、公共服务等,增强贫困群众市场意识、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
——在推进方式上,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整体合力。扶贫开发工作仅靠政府大包大揽是不行的,必须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身扶贫攻坚,引导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重点突破 建设扶贫攻坚示范县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邻水县掷地有声: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省市扶贫开发总体思路,坚持“大思路、大目标、大气魄、大格局”工作理念,坚持以扶贫开发统领全县“三农”工作,把统筹消除城乡贫困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脱贫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党政主导、乡镇主责、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结亲结对、群众主体,实施“四个一批计划”,推进“五大扶贫工程”,深化“五大扶贫行动”,建立“五大扶贫机制”,深入推进“一核、三带、八区”扶贫开发,聚焦难点难题,坚持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建成全市扶贫攻坚示范县。
啃硬骨头,单一、常规招数无法奏效,必须超常推进,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务实重行,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培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统筹谋划和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实现贫困村“一村一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要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推动文旅、农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要健全乡村商品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农村网点,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品牌。要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畅通农产品销路,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要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广泛开展城乡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更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乡村交通路网建设。筑牢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底线。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扎实开展“洁净水”行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宽带乡村”建设。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狠抓人这个关键因素,增强贫困群众市场意识、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计生安民,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割断贫困的世代传递。加强教育和科技服务。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健全社会保障,确保脱贫不返贫。要健全住房保障。强化政策兜底功能。健全医疗救助保障。
——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扶贫攻坚。建立分类指导机制。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建立督查考核机制。
新闻推荐
四川利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员工在加紧生产。工人们在学习新能源低速电动车生产技术。“广安造”摩托车从这里走向东南亚。8月20日,记者在邻水县城南经开区看到,各企业正加班加点全力生产,整个经开区...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