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游客在摘李子。
□邻水记者站 吕清辉 本报记者 刘夏 文/图
李子树结满果子,梨子树迎风摇曳。
7月1日,走进邻水县丰禾镇林果村,樱桃、枇杷、桃子、李子、核桃等10余种水果树映入眼帘。三五成群前来购买水果的人相间其中,形成一幅美丽画卷。
“今天天气好,来的人很多。”林果村村民刘银成指着面前的果园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他开始种水果之后,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全村收入在10万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该村虽然是二环山地形,不适合种庄稼。但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水果。上世纪8、90年代,村民们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在镇村干部的带动下,开始大面积种植水果,先后建成了樱桃、桃子、枇杷等水果基地。如今,全村600多亩土地全部都种植了水果,林果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果村,村民们一年四季都忙得不亦乐乎。
“每天早上运三四百斤新鲜的李子到城里去卖,一上午就卖完了。很多人还自己开车过来摘,既能体验采摘的乐趣,还能吃上新鲜可口的水果。”村民王兰芝看到自己种植的李子销售好,满脸笑容。
记者看到,短短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路边已经停了6辆小车,只见有的游客爬上树采摘李子,有的拿出相机拍照,有的提着桶,装了满满的李子往回走。“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产出,我们都是老顾客了,一年至少得来六次。”趁着放暑假,带着孩子一起来品尝新鲜水果的王霞琼说道。
春天品樱桃、夏天尝枇杷、秋天吃梨子、冬天享脐橙。如今,该村人均水果种植面积超过一亩,已形成了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种植格局。
新闻推荐
□钱玉碧邻水记者站袁皓岳瑛“以‘实\’破题,用‘严\’要求,把‘三严三实\’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严\’和‘实\’汇聚攻坚克难、爬坡上坎的强大动力,为推动邻水走在全市改革开放前列、进入全...
邻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邻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