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吕清辉 本报记者 刘夏
除草、施药……7月2日,记者走进邻水县丰禾镇先进村,看见一株株红心柚树苗长势喜人,村民穿梭其中,忙碌不已。然而,谁能想到,这片满眼绿意的土地曾是一片荒山。
“以前种了些黄花梨、柑橘,但是效益不好,后来就没种了,土地也撂荒了。”该村村民江德成告诉记者,90年代初,先进村大面积种植柑橘、黄花梨等,使其成为邻水率先实现年人均收入2000多元的村。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加之品种逐渐被淘汰,效益不如原来那么可观,许多村民和江德成一样,放弃了种植。
村里搞什么产业?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怎样才能让村民的包鼓起来?该村村支部书记甘延毛一直在思考。“走别人的老路,肯定行不通。”甘延毛说,经过四处走访,他发现周边区市县都没有大规模发展红心柚,他认为这是一条新路子。
说做就做,2010年,甘延毛到海南考察红心柚,并带回两株幼苗,移栽在自家房后,2013年,红心柚结了果,并得到农业专家认可。
随后,他立即组织群众和干部召开会议,把发展红心柚产业的规划告诉大家。
“红心柚有很多品种,哪种适合我们这边的气候呢?”“万一又像以前种黄花梨、柑橘那样,越搞越亏怎么办……”面对群众的质疑,甘延毛决定带着部分村民代表到外地考察,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看到其他地方种柚子种得那么好,我们也一定可以!”村民代表熊中诚在雅安看到当地的柚子产业发展良好,他和其他村民都有了信心。
从福建到海南,从雅安到垫江,大家经过实地走访,反复比较,最后选择了先锋八号红心柚、龙头6号柚子两个品种。去年9月,该村栽植了800亩的柚子,同时还与一家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柚子挂果后,收购方将以市场价收购该村柚子。以后,该村村民仅靠红心柚,每年就能增加收入4000元。
没有向上取得资金,村民们自行垫付;没有土地,村民们免费提供土地三年;没有技术,村民们自费到外地学习。该村上下团结一致,朝着共同致富的目标前行。
“等到后年果子销售后,该补给村民们的土地费和先前垫付的费用,我们一分也不会少。”甘延毛说,柚子销售后,村民和村上还将三七分账,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下一步村上还将发展立体农业,走在别人前面才能叫‘先进\’。”甘延毛指着不远处的浅丘告诉记者,8月初,一座库容量177万方的水库将在那里动工,建成后,他们将发展稻田养鱼,一亩田可以增加两千元的收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青青)7月9日至10日,由省文化厅组织的专家组先后到邻水县、华蓥市、广安区文化馆以及市文化馆,开展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每到一个地方,专家组都认真对当地文化馆的硬件建设、办馆条件、队...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