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
广安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总要求,结合当前农村老弱病残、人员稀少等实际情况,广安市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坚持把“智慧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平安广安建设的创新举措,初步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显著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6995”智慧乡村联防互助平台用户83007人,组建群组8607个,涉及176个乡镇和2766个行政村,有效使用“6995”进行求助的信息已达1000余条。
为更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今年4月,市综治委出台了《关于提档升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智慧乡村”建设的通知》,组织召开动员会,确定前锋区和邻水县作为“智慧乡村”建设试点区县,坚持把创新社会治理放在实现长治久安、造福人民群众、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将传统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探索出“‘十户联防\’+通讯手机+互联网”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信息化和网格化的初步融合。
在保持原有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人员阵地、运行机制等不变的前提下,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四级”平台体系,由移动公司认真研发和完善适合广安实际的6995智慧乡村联防互助平台,强化技术保障,层层培训骨干,落实专人负责,全面提升农村治安联防、警民互动、生产互助、邻里互帮的能力和水平。移动公司制定出台配套优惠政策,确保群众拨打、接听“6995”救助短号一律免费。完善6995智慧乡村联防互助平台功能,确保平台功能逐步从农村治安联防、村民互帮互助向市场信息发布、党务政务公开、法规政策宣传、农业技术咨询等领域拓展,把“智慧乡村”的便民惠民利民之事办实、办好。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协助、村民自愿”的原则,在村民自愿签订《“6995”联防互助公约》前提下,建立“1+4”组群模式(1个基础群+4个特殊群):组建“6995”群众自治基础群。将10—20户农户或10—30户用户组建一个群,组内群众需要帮助时,通过拨打“6995”救助短号,实现群组内手机语音同步呼叫和信息同步发送,达到“一家有难、九家响应,邻里守望、群防群治”目的。组建“69951”决策指挥群。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政法副书记、派出所所长组建一个群,针对重大情况,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决策,下达指令。组建“69952”部门联动群。将乡镇所有内设机构和驻乡镇部门负责人组建一个群,针对群众反映的事件,能够第一时间统筹安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组建“69953”村干部群。将各乡镇的所有村干部组建一个群,遇到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等重大情况,分管决策人或工作平台向全体干部发出指令,要求各村组织足够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抢险救灾。组建“69954”联防互助组长群。将各村所有联防互助组长组建一个群,村上下发紧急通知或宣传重要政策时,能够第一时间传达到各位组员。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建强用好“红袖标”治安巡逻队、网格服务管理员服务队、社会志愿者服务队、基层便民专业化服务队、党员先锋服务队“五支队伍”,将农村警务室和“十户治安联防”新模式有机结合,增强群防群治力量覆盖面和战斗力。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将特殊人群信息全部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各类特殊人群“底数清、去向明、不漏管、不失控、服务好”。
广安市推进“智慧乡村”建设,有效解决“五个突出问题”:有效解决农村拨打110、119、120“三个报警”不能及时到位问题;有效解决农村老弱病残人员帮扶问题;有效解决综治维稳工作向基层末端延伸、公共紧急救助服务和矛盾纠纷调处及安全隐患排查向一线延伸、各项社会治理措施在基层落实到一家一户延伸的“三个延伸”的问题;有效解决不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不增加基层政府的经费投入,不增加人员编制的“三个不增加”的问题;有效解决农村宣传工作得到加强,基层群防群治得到加强,群众工作得到加强的“三个加强”的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充分体现党和政府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导向,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新闻推荐
昌学明□本报记者范露霜6月6日下午,当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圣火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来到第7棒火炬手昌学明的手中时,他激动地用左手高举火炬,步履铿锵地跑出了属于他的精彩。“传递圣火是我...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